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成立于1954年。为甘肃省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卫生系统省级重点科室。目前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小儿风湿肾脏病、小儿呼吸、小儿消化、小儿心血管、小儿血液肿瘤、小儿神经、小儿内分泌、儿童保健10个亚专业。儿科病区床位56张,新生儿救治中心床位40张,危重症儿童救治中心床位30张。开展多种先进的检查技术,包括小儿纤维支气管镜、小儿血液净化、小儿ECMO等。PICU每年的血液净化量居全省首位,影响力辐射到青海和宁夏等周边省市;并已为全省培训数名专业的血液净化医师;2020年开展了甘肃省首例SLE儿童免疫吸附治疗。此外,PICU、NICU与我院心脏中心合作,成立了儿童ECMO团队;于2021年1月成功开展甘肃省第一例新生儿ECMO救治案例,蜚声省内外。逐步开设新生儿、小儿肾病、小儿哮喘、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儿童癫痫等专科门诊,儿童保健特色门诊。儿科急诊室24小时开放,配备了现代化输液大厅、抢救室、留观室、智能雾化室、隔离输液室、母婴室。
技术:
儿科成立早期,为甘肃省儿童结核病的防控和“小儿四病”(肾病、血液病、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病)的防治作了大量工作;并于1980年在甘肃省内率先应用白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附件图5)。1982年建立了儿科实验室,开展了染色体检查、轮状病毒检测、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T细胞亚群测定、小儿骨碱性磷酸酶测定、苯丙酮尿症筛查、8种微量元素检测、C反应蛋白、尿半乳糖检测等检查。后期逐步开展头皮针胸骨穿刺术、前囟穿刺等诊治技术。1998年在我省率先设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有序开展了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的救治工作;以及新生儿NBNA评分和生长发育检测、106种遗传代谢病筛查。2002年开展了小儿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特别是氨基酸的代谢异常性疾病的筛查和治疗。20世纪初,在金玉、李宇宁为首的团队努力下,儿科逐步开设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小儿风湿肾脏病、小儿呼吸、小儿消化、小儿心血管、小儿血液肿瘤、小儿神经、小儿内分泌、儿童保健等亚专业;率先在甘肃省内开展小儿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新生儿换血等技术(附件图6);并在全省较早开展了各种无创、有创和高频机械通气技术。
2014年设立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共15个监护单位,包括1个单间隔离病房。PICU室内配置了呼吸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床旁血液净化机、儿童电子支气管镜、床旁彩色超声、床旁X线、一氧化氮治疗仪、亚低温治疗仪、视频脑电监测仪、颅内压检测仪、ECMO等各种儿童复苏抢救设备。开展了各种无创、有创和高频机械通气,镇痛及镇静、深静脉置管、有创动静脉压监测等技术。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全面而成熟(附件图7),模式包括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以及多种模式的串联等,每年的血液净化量200多例次,位居全省首位,救治服务范围已经辐射到青海和宁夏等周边省市,救治的患儿最小体重为2.8kg;为严重脓毒症、各种中毒、肝肾功能衰竭及各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等患儿的救治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已为全省培训数名专业的血液净化医师。2020年开展了甘肃省首例SLE儿童免疫吸附治疗(附件图8);此外,PICU与我院心脏中心合作,成立了儿童ECMO团队(附件图9)。2021年,PICU开展危重症儿童转运业务,可对全院相关临床科室、全省及周边地区转危重患儿实施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监护和抢救。
2015年搬入了新的省内一流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附件图10),设有病床30张,隔离病房2间;NICU配置有长颈鹿牌高端新生儿暖箱及辐射台、各种蓝光治疗仪、床边血气分析仪、经皮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无创心排量监测仪,各种无创、有创及高频呼吸机,日本君肯血液净化机、亚低温治疗仪、一氧化氮治疗仪、振幅整合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耳声发射和脑干测听听力检测仪等;并配置独立的X线拍片室、洗婴室。在全省较早开展了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术,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亚低温治疗技术、新生儿腹膜透析及血液净化、一氧化氮治疗技术、床旁振幅整合脑电和视频脑电技术、新生儿头颅超声和肺部超声;开展了全省首例食道调博治疗新生儿顽固性心律失常(附件图11)。早产儿、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科学规范,目前成功救治的早产儿最小胎龄25周,出生体重为650g。于2021年1月通过ECMO治疗,成功抢救了一名体重仅2.9kg的危重新生儿,此为甘肃省第一例新生儿ECMO成功实施案例(附件图12)。2021年配备了最先进的新生儿转运暖箱,可在全省范围内展开新生儿的转运和救治任务。目前NICU拥有一支职称构架合理、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技术精湛的医师队伍,以及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专业护理队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2名,副主任医生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NICU专业技术力量雄厚,担负着全省各地危重新生儿的诊疗救治工作,每年救治危重新生儿1200余例,抢救成功率达99%。
儿童保健门诊于2006年开始筹备,培养儿童保健相关人员,于2008年正式建立(原儿童医学保健中心)(附件图13)。隶属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是甘肃省首批“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附件图14);省内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诊治的定点门诊。儿童保健门诊自成立初始,秉承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健康理念,致力于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从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保健、发育行为、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多方面服务于广大少年儿童。借助我院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平台不断成长壮大,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团队,主要有儿童生长发育门诊;营养指导门诊;儿童发育与行为障碍门诊;婴幼儿养育指导门诊;高危儿管理门诊;儿童康复治疗等特色专科门诊。拥有专业的医护团队,具有先进的理念和精湛的技术、不断进取的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的科研团队(附件图15)。在全省同专业中位于领先地位。
儿科新门诊环境舒适,布局合理,常规开设4个高职门诊,以及不同亚专业的专科门诊。儿科急诊室24小时开放,配备了现代化抢救室、留观室和智能雾化室。为避免交叉感染,开设了呼吸、消化、传染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的独立诊室,配备了2间隔离输液室。为便于母乳喂养,设有环境温馨的母婴室。
科研:
21世纪以来,儿科团队参加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完成并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7项,包括省部级项目13项,市局级项目4项;科研经费395万元,其中包括横向科研经费340万元。共获部级奖1项:“甘肃省小儿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获2008年“宋庆龄儿科医学成果奖”(附件图17);省级一等奖1项:“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防治的研究”获2009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J2-060-R1)、甘肃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市局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通过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6项。发表SCI 收录论文14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5部。近年来主办国内学术会议6次,省内会议12次。
科室现有医护工作人员121人,其中医师34人,护理人员84人,康复技师3人。医师学历构成:博士3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6人,本科13人。专业职称构成: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10人,主管护师16人,护师18人,护士50人。儿科教研室目前共有22位教师,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医师的教师为16位,并有助教13人。儿科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共3名。
小儿内科护办室:0931-8356254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0931-8356670
儿童重症监护室:0931-8356924
小儿内科门诊:0931-835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