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室导航 > 核医学科

核医学科

  • 科室介绍

    核医学专业成立于1972年,1980年独立建科,是甘肃省最早建立的核医学科室之一,现为甘肃医学会第九届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甘肃省心核联盟科室。科室在业务水平、教学等方面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科室目前有各类医技人员12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6人,本科学历6人。科室主任刘纯为甘肃省领军人才、兰州大学副教授、甘肃医学会第九届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科室拥有美国GE Discovery NM/CT 670 pro SPECT-CT一台,美国GE Infinia VC Hawkeye 4 SPECT-CT一台、以色列Spectrum Dynamics 数字智能心脏专用机D-SPECT一台,癌症术中组织间放射治疗系统,甲状腺摄碘功能测定仪等设备,同时开展全身骨显像、肾动态显像、唾液腺显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测定等多项检查项目。治疗项目涉及131-I甲亢、癌症骨转移核素治疗、125-碘粒子介入、32-P介入治疗等治疗项目。

    科室集医、教、研为一体,承担兰州大学临床医学、影像医学及规培生理论、实践带教任务。近年来完成10余项国家、省级、校级各类科研课题。获甘肃省科技厅二等奖2项、甘肃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甘肃省卫生厅三等奖2项等多项科研课题。主编《核医学》教材等著作4部,参编著作5部,发表各级学术论文80余篇。

  • 一:核医学设备简介   

    1.美国GE双探头SPECT-CT 

    2.美国GE Discovery NM/CT 670 pro SPECT-CT一台

    3.以色列Spectrum Dynamics 数字智能心脏专用机D-SPECT一台

    4.甲状腺摄碘功能测定仪

    5.γ-免疫计数仪  

    6.微创三维立体定向内放射治疗系统

    二:核医学诊疗技术

    (1) SPECT/CT影像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及部分适应证】

    1. 全身骨显像      

    (1)有恶性肿瘤病史怀疑有骨转移;

    (2)判定原发性骨肿瘤有无转移,决定其治疗方案;

    2.甲状腺显像   

    3.甲状旁腺显像

    4.肾脏血流灌注及动态显像

    (1)综合判断分肾的形态、功能和尿路通畅情况;

    (2)肾血管病变的诊断;

    (3)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及病变部位鉴别;

    (4)上尿路梗阻的诊断;

    5.脑血流灌注显像

    6.心肌血流灌注显像+门控(静息及负荷)  

    (1)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的诊断;

    (2)心肌活力的评估;

    (3)评价左室重构;

    (4)冠心病预后的估测;

    7.唾液腺动、静态显像

    8.肝胆动态显像  

    9.消化道出血显像

    10.肺通气、灌注显像

    11.双下肢深静脉显像 

    (1)诊断下肢静脉疾病;

    (2)了解肺梗塞病变原因。

    12.异位胃黏膜显像

    13.全身骨髓显像及淋巴显像     

    14.胃排空功能测定  

    15.ECT/CT相关脏器断层图像融合

    16.D-SPE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17.D-SPECT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测定

     

    (2 )核素治疗

    1、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适应证】

    (1) Graves甲亢患者

    (2) 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或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者,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复发的青少年甲亢患者

    (3) Graves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4) Graves甲亢伴房颤的患者

    (5) Graves甲亢合并桥本氏病,内科药物治疗效差,摄碘率增高的患者

    2、放射性核素敷帖治疗

    【适应证】

    (1)皮肤毛细血管瘤、瘢痕疙瘩、慢性湿疹、鲜红斑痣,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和牛皮癣等。

    (2)角膜和结膜非特异性炎症、溃疡、翼状胬肉、角膜移植后新生血管、腋臭等。

    3、骨转移癌和恶性骨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适应证】骨显像显示病灶能明显浓集99mTc—MDP的下列患者:

        (1)转移性骨肿瘤,特别是广泛性骨转移伴骨痛患者;

        (2)恶性骨肿瘤未能手术或术后有残留癌肿的患者。

     

  • 刘 纯——

    基本情况: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核医学教研室主任。

    社会兼职:甘肃省医学会第7届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学会第8届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学会第9届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甘肃省骨质疏松学会理事,甘肃省核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第10届核医学分会全国委员,第10届中华核医学会核心脏病学组全国委员、肿瘤学组全国委员, 第8届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

    主要业绩及科研成果:2001年被甘肃省卫生厅确定为“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连续7年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动态考核复评。

    近年来完成10项国家、省级各类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获省教委科技进步奖1项,获省卫生厅三等奖2项,获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三等奖1项,获省卫生厅三等奖1项,获省科技厅二等奖1项等多项科研课题。目前在研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项,省科委中青年基金资助1项。

    学术专著:主编《核医学》专著4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

    陈 明——

    基本情况:男,汉族,党员。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核医学教研室副主任。甘肃省医学会第8届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第9-11届全国中青年委员,第10届中华核医学分会功能与影像学组全国委员、信息与传媒工作委员会全国委员。

    主要业绩:参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兰州大学等科研课题6项,获奖3项(省科技厅二等奖1项,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教委进步三等奖1项),第一作者发表SCI、CSCD、CSTPCD论文13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2部。

    杨 鹏——

    基本情况:杨鹏,男,汉族,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主要业绩及科研成果:第1作者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6篇,主持、参与完成省厅级科研课题3项,荣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厅二等奖1项。

  • 核医学科联系方式:电话:0931-8356112/8356620/ 8356068

                                     Email:ldyyhyxk@163.com

     

科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