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是集临床、康复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康复科室,是甘肃省首家康复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康复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2019年被评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神经康复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系中国康复医学会单位会员,被列为首批中国康复医学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及手功能培训基地,科室参与了中国首个康复国家标准的制定(国家标准(GB/T37103-2018)),科室引进欧美、日本及国内先进的现代康复技术与管理模式,结合中西医结合理念,逐渐形成以“专科为方向、专病为核心,专项技术为手段”的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康复诊疗中心。
康复医学科设有门诊(康复门诊、失眠门诊、记忆门诊、眩晕门诊、颈肩腰背痛门诊)、住院病房、康复大厅(门诊和住院部)和运动康复管理中心四部分。目前开放病床99张(本部病区15张、东岗院区84张),科室设康复门诊、运动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治疗区、言语吞咽治疗区、精神心理治疗区、睡眠障碍治疗区、疼痛治疗区、传统治疗区(针灸推拿治疗)、认知障碍治疗区等,全面开展了神经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脑和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变性疾病等引起的运动、感觉、言语、吞咽、大小便功能障碍、关节肌肉疼痛的综合康复治疗),精神及心理认知障碍康复(头痛、头晕,焦虑、抑郁,眩晕、耳鸣及睡眠、认知障碍筛查、痴呆管理康复治疗)、淋巴回流障碍的康复治疗,骨骼肌肉康复(骨关节病变、骨折、截肢术后、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颈肩腰背痛等疾病功能障碍康复)、老年及慢性疾病康复(帕金森病运动及非运动障碍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的心肺功能训练、糖尿病的运动康复及并发症康复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综合管理及康复治疗等)、盆底综合康复(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产后、腰椎、骨盆损伤后)、小儿脑瘫康复、以及针对各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的OT康复治疗等。
康复医学科目前承担省级科研课题两项(纵向项目)、院内基金5项(2017年)、2018年新增在研项目3项:教学研究项目1项(2018),兰州大学第卓越计划研究项目1项(2018),参与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2018)。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康复标准制定1项,参与脑血管病运动与认知康复体系管理国家研发项目1项。近五年来,科室先后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学术会议、专项培训10余次,建立省内紧密型康复专科联盟20余家,培养和输送康复人才500人次,为甘肃省康复医学人才、医养结合照护人员的培养做出卓越贡献。
康复医学科现有康复医师1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名,精神心理专科医师1人,康复治疗师37人、其中物理治疗师22人、作业治疗师 5人、言语吞咽治疗师4人、疼痛治疗师4人、心肺康复治疗师3人、盆底治疗师1人、儿童康复治疗师2人,专科护理人员21人。近年来,通过全科不懈努力,特别是开展现代康复后,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康复技术与管理模式,结合中医康复手段,专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康复医学科设有门诊(含康复门诊、记忆门诊、眩晕门诊、失眠门诊)、住院病房、康复大厅(门诊和住院部)和运动康复中心四部分。科室医疗设备先进、治疗手段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为省重点学科、省重点专业、中国康复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继教培训基地、甘肃省首批康复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甘肃省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整体水平位居甘肃省前列和国内先进。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在原有业务基础上,继续扩大与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合作,开展老年认知症、睡眠障碍等业务,同时积极培训并指导基层医院康复诊疗工作、建立康复医学科。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义诊活动、学术活动多场次。
康复医学科本部住院部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1号 住院部18楼
康复医学科本部门诊治疗大厅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1号 门诊楼5楼A区
康复医学科东岗院区住院部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334号
运动康复中心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