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室导航 > 急诊科一部

急诊科一部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创建于1986年7月,历经30余年发展,已建成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急诊服务模式——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道。现为甘肃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急诊医学科为甘肃省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急诊西北地区提名学科,获甘肃省“青年文明号”、“劳动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2020年急诊科迁入我院新门诊综合楼,工作面积扩充至五千余平米,诊疗条件明显改善,设急诊抢救室、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留观病房、成人静脉输液室,并开放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年均就诊10万余人次。

    全科现有医护68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常委1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外科学组委员1人,甘肃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

    近年来获批国家级胸痛、卒中及省级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急诊医学科积极参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线救治,积极探索有益经验,1人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甘肃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急诊医学为兰州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急诊医学教研室承担兰州大学等院校临床、技能课程的教学任务。科室获批甘肃省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专业,1人获国家级优秀带教教师称号;是甘肃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急诊团队获国家级、省级多层次科研基金资助,近年来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论著6部、国家级专利10余项。急诊医学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建设省内分级诊疗医联体,推进地县级医院急诊帮扶工作,开展急诊学术交流,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科普培训活动。

    急诊医学科始终不断提升诊疗质量、优化服务模式、运营提质增效,依托兰大一院品牌,在省内外形成了较高的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 2020年12月急诊医学科迁至我院新门诊综合楼,面积扩充至五千余平米,诊疗条件明显改善,一、二楼现分设急诊抢救部、急诊观察病房和成人静脉输液室,固定抢救床位11张、监护床位23张、普通观察床位23张、应急加床平车10余张及成人静脉输液椅30座,并开设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床位15张,总计床(座)位数达113张。全院急诊年接诊人次10余万人次,急诊科诊疗人数达6.5万余人次,抢救人次1.2万人次,总抢救成功率达97%以上。

    急诊医学科始终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993年运用气管插管技术及心肺复苏技术成功抢救了一例心跳、呼吸骤停20分钟的患者。1998年在省内首先开展多发性创伤一期治疗,开展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机制及支持治疗的研究。近年来急诊不断优化流程,在预检分诊、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中主动梳理,探索总结出丰富经验。

    在2003年SARS疫情、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09年舟曲泥石流灾害、2010年甲型流感疫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以及在省内和兰州大学各类大型会议活动中,我院急诊医学科均有精锐医护人员出征一线,身先士卒,圆满完成救治任务和医疗保障任务,发挥急诊医学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排头兵作用。获甘肃省政府表彰“甘肃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和甘肃省优秀护士各1名。

    兰大一院现为甘肃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急诊医学科为甘肃省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急诊西北地区提名学科,现有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常委1人,甘肃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外科学组委员1人等。同时积极依托甘肃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平台,举办甘肃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年会及急诊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团队获国家级、省级多层次科研基金资助,近年来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论著6部、国家级专利10余项。

     

  • 全科现有医护69人,医师25人,护理人员44人。科室有高级职称12人、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常委1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外科学组委员1人,甘肃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

     

  •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1号

    急诊预检分诊联系电话:(093l)8356l20

    兰大一院急诊24小时应诊。夜间、节假日均正常开诊。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科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