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身着厚重的防护服,默默坚守在冰冷的实验室,用一束束暖心的光照亮通行的“绿码”;他们,举起一个个“急促”的标本检测管,扛起疫情防控的艰巨重任;他们,夜以继日,分秒必争,只为核酸检测报告能早点出来。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2022年7月11日,接到医院通知,要求核酸检测人员闭环工作,接到任务的10名检验人其中检验科6名,传研室3名,中心实验室1名组成了第一梯队核酸检测团队进入核酸检测工作。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标本量骤增,队员里除了经常进梯队从事核酸检测的“老兵”,还有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肩上的压力巨大,传研室主任李俊峰通过无数次的电话和腾讯会议的培训,不断反复强调工作的流程、防护服的穿脱、核酸实验室SOP文件的规范操作,又分别打电话不断嘱咐,再三地强调。
“我觉得压力还是挺大,我不仅要当好生活组长,还要去帮助‘新兵’。在年轻人心情焦虑时,我会发挥‘开心果老阿姨’的身份去安抚他们!”检验老将文东菁说,在工作中熟练的老师不厌其烦给不太熟练的老师讲解流程和操作环节,每一名同事虚心学习,举一反三,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
中心实验室的滕含燕进实验室负责点样,需要将提取物加入到扩增试剂里,每孔加样量只有5微升,每板96个微孔需要准确的加到每一个小孔里面,每次加样完都要盖紧八连管,这需要大拇指用力才能完全盖好,动作反复重复多次,他的大拇指指甲缝里渗出了血。大家都很心疼她,让她休息,可是她说:“我要比病毒更顽强,才能战胜它,让我们的生活早日恢复原位。”
此次核酸检测任务重,工作量大,如何很好的完成任务,需要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团队。第一梯队根据标本来的时间,和李俊峰主任沟通商量分析,调整排班安排,大家分工明确,实行流水线作业,高效、严谨,每一个环节都配合地天衣无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夜班的甘超老师、何芳林老师、吴燕老师、达恬老师下了夜班,主动帮助白班的人员在外面扩增,团队才能按时按点完成每天的工作,真正展现了团队的力量,诠释兰大一院检验人的担当和责任。
奥密克戎变异株BA2.38传播力和隐匿性都很强,需要检验人员更加仔细谨慎。做出的第一个阳性标本,抓紧复检,不能拖延时间,文东菁和滕含燕果断进入实验室,圣湘试剂、达安试剂分别开始加样提取扩增,结果出来了,阳性!
她们拿起电话告知李俊峰主任,李主任迅速安排整理数据和详细信息,团队万无一失地整理完所有信息时已是深夜,大家却没有丝毫睡意。这一战必然艰险,唯有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歼灭它。
核酸检测人员是幕后的幕后,也是前线的前线,虽然不直接接触患者,却是与病毒距离最近的人。他们身穿防护服,争分夺秒地检测样本,同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始终奋战坚守在一线阵地。厚重的防护服,衣服早已湿透,汗水流进嘴里,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他们始终坚信胜利的曙光就要来了!
文|文东菁 南如卓玛
编辑|党委宣传部 南如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