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由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研究者发起的CHESS1801国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NCT03749954)以论著形式发表于《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首次证明了牵线磁控胶囊胃镜对门静脉高压出血风险评估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中国慢性肝病患者人数超过4亿,是全球肝病负担最重的国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代偿期进展性慢性肝病的严重并发症,其六周死亡率在15%-25%。电子胃镜检查是评估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及其破裂出血风险的“金标准”。国际Baveno VI共识推荐对高风险静脉曲张进行针对出血的一级预防,包括: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内镜下套扎。然而,电子胃镜检查具有一定的侵袭性且受试者有较强的不适感。如果病情稳定或无明显症状,患者通常会拒绝电子胃镜检查,可能错过高危出血预防的最佳时机。
磁控胶囊胃镜作为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具有无创、无需镇静、操作简单等优点,前期多项临床试验已证实其诊断准确性与电子胃镜高度一致。在CHESS1801项目中,研究者创新性地将可分离牵线与磁控胶囊胃镜相结合,旨在进一步探索牵线磁控胶囊胃镜用于评估代偿期进展性慢性肝病患者门静脉高压出血风险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本研究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中国11家中心与英国1家中心招募了105名代偿期进展性慢性肝病患者,结果显示:与传统电子胃镜相比,牵线磁控胶囊胃镜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风险评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且两者一致性系数为0.78,说明其与电子胃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此外,牵线磁控胶囊胃镜具有可直视、可实时观察等优势,使得其诊断准确性显著优于目前已报道的影像学和血清学无创方法。在术前感知及术后满意度方面,患者对牵线磁控胶囊胃镜的打分显著优于普通电子胃镜。与全麻电子胃镜相比,牵线磁控胶囊胃镜的患者评分更高,但由于样本量少使得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综上,CHESS1801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牵线磁控胶囊胃镜评估代偿期门静脉高压患者出血风险的良好诊断价值。作为一种无创、准确、安全的检查方法,牵线磁控胶囊胃镜的耐受性更好,将更适用于那些不愿或不能接受电子胃镜检查的门静脉高压患者。
本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由CHESS研究者发起:祁小龙(CHESS负责人、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门静脉高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助理)、廖专(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内镜协作组组长、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副院长)、Xavier Dray(法国巴黎圣安东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担任共同通信作者。王帅(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科)、黄义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消化科)、胡伟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科)、毛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消化科)、Mark Edward McAlindon(英国谢菲尔德教学医院消化科)、刘燕娜(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门静脉高压研究所)担任共同第一作者,杨丽(上海同济医院消化肝病科)、张春清(山东省立医院消化科)、张立婷(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肝病科)、张磊(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毛小荣(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科)、许鸣(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何朝晖(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珠海)消化科)、纪冬(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科)、党彤(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吴斌(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科)等专家共同协作完成。
来源|中国门脉高压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