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夜晚总是黑得比较早,因疫情影响,路上行人稀少,偶尔有车驶过,都是村上志愿者或交警的车辆,树木悄悄地站着。看着道路两旁的住家平平淡淡的日子,有袅袅青烟飘出,这是多么安详和谐的夜晚啊,疫情快快结束吧,心里悄悄期许着。
远处传来志愿者大叔的声音“大家辛苦了,咱们出发吧”,整理好思绪,我们踏上了回城的路。两天核酸采集工作的配合,已经和这位大叔熟络默契了很多,闲聊中得知,早上信息登记处有一个红码村民被带走了,是我们组负责的八里窑村水印泉山采集点,气氛一下就紧张起来,我们这个组由3名老师和5名规培学生组成,一时间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念头是现在不能再活动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及时上报后,我们的带队赵金珠护长及时与医院及当地负责人联系,通知我们在酒店就地隔离。“老师,我们隔离几天”“老师,我们怎么吃饭”“老师,消息可靠吗?是确诊吗?”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这些乡亲们眼中的“小专家”有点消化不了,手足无措。
是呀,他们虽然多多少少都参加了临床工作,都是有备而战,但是他们稚嫩的脸庞,单薄的身体,都在告诉我们,他们还只是个孩子。作为点上的组长,我一遍遍回忆一整天穿脱隔离服的过程,有没有监督好他们,有没有什么漏洞,有没有做好防护,确定无误后才安心。回到酒店,赵护长及时沟通安抚大家的情绪,让我们安心休养,发红包解决我们的吃饭问题,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在赵护长的带领下出任务,但此刻她像大姐姐一样的关心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爱。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就有好消息,赵护长与当地负责人联系,我们解除隔离,带着一丝忐忑和欣慰回家了。
在家休整一天后,下午6点接到赵护长的电话,八里窑红码病人确诊,通知我们等待通知继续隔离。为了我们的安全,整个医院开始行动起来,消杀协调沟通。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大家都淡定了很多,积极配合工作,填报行程,查健康码,报告自己的住址,准备隔离用物,联系司机师傅,我们的小群一下热闹起来,大家也跟着紧张起来。晚上11点到达了医院,来到了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传染科隔离病房,熟悉的医院,熟悉的护士姐妹,但是陌生的隔离病房大家还是第一次入住。
为了消解大家的负面情绪,让大家打好这一场战役,医院领导为大家准备了生活用品与食品,提供了读书资源,让我们在闲暇之余“有书可读,有事可做”,抗疫学习两不误。让我们原本单调的休息时间更加丰富,为我们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转眼七天的隔离就结束了,在护理老师的精心护理下,我们也回到了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感谢兰大一院这支优秀的团队,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人,每一位我可爱的同事。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金城的疫情也终将过去,但在这场与新冠病毒战斗的战场上,无数的背影令我无法忘怀,那些背影虽瘦小,但高大;虽单薄,但伟岸。你相信光吗?我相信,是给我温暖的那道光,是兰大一院医护人员带给金城兰州的那道光,是父老乡亲心中的那道光。
编辑|党委宣传部 南如卓玛房子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