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内新闻

为医患保驾护航的幕后英雄“感控人”——兰大一院感染管理科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为医患保驾护航的幕后英雄“感控人”——兰大一院感染管理科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2022-08-04 11:38:42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无声的战“疫”中,有这样一群人,虽然他们不是战斗在临床一线,却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面对看不见的“敌人”,她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危保驾护航,为全力打赢抗击疫情歼灭战筑起钢铁般的长城。他们就是——幕后英雄感控人。




兰州本轮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科便相继派出张莉副科长以及代甜、胡逢静两名感控医生,随队进入定点医院参与救治工作。

她们一到定点医院,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从区域划分、流程优化开始,积极排查院感防控中存在的系统风险和隐患,修订制度、严把环节、注重细节,诸如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门缝密合性、一个个开关门动作的指导,都事无巨细,周密考虑,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同时,通过现场及视频监控,监督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穿脱情况;督导并详细记录各个环节、各部门的清洁消毒工作,每天将存在的院感防控风险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在医疗队工作群与例会上进行反馈、分析、沟通并协调解决,防微杜渐。

自7月7日晚,新冠疫情再次席卷兰州以来,感染管理科金凤玲主任第一时间统筹指挥,快速响应,带领科室人员加班加点有序开展院内疫情防控工作。金凤玲主任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亲自深入疫情防控一线,从院内感控重点部门的疫情防控、消毒隔离到疫情期间院内突发紧急事件处置,以及一批批队员防控指导及培训,再到全院每个科室病区督导和各部门新冠防控制度、流程的制定等,都离不开她的亲自参与、亲自指导。凌晨四点的办公室,金凤玲毅然坚守,数不清的一个个通宵,诠释着她作为院感带头人的责任和担当。




院感团队高亚莉老师,科室年轻人亲切地叫她为“妈咪”。因为她对科室人员的温柔、和蔼及细心照顾,每个人都很喜欢她。疫情再次来临,她和科室同事们一起战斗,召之即来,外派抗疫队员院感培训、物资配送,院内重点科室联络指导,尤其本轮疫情医院处理数次院感突发事件,“高妈咪”冲在最前面,五十多岁的年龄,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连夜出诊涉疫场所完成采样、消杀,从不喊累喊苦。她身先士卒,言传身教,不断激励年轻人,传递正能量,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青年之担当,是毅不是疫,在感染管理科申艳,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自疫情开始,她放下家中幼小的孩子,服从医院闭环管理规定,吃住在科室,坚守院感工作岗位。一次次给外派一线队员配送物资,设备科、药剂科、总库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处理突发事件、深夜一点的住院部大楼电梯采样、凌晨三点营养楼环境采样从不退缩,急医院之所急,更是急感控之所急。在过氧乙酸熏蒸空气环节,由于防护条件所限,为了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不慎吸入熏蒸气体造成呼吸道损伤,不断的刺激性咳嗽、出汗和胸闷气短,直到送往急诊科进行对症治疗后,症状才得以缓解。次日,仍然坚守岗位,坚持工作......

感染管理科黄佩瑶,婚礼刚结束,她毅然决然放弃休假,投入到抗疫工作当中。刚入职一年的她,在工作中丝毫不马虎。疫情当前,年轻人的担当和责任在她身上突出的尤为显著。跟着老师们采样、配送物资、安置“红黄码”人员隔离、穿梭在各个病区,处处都有她的身影,小小身材,传递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正能量。




感染管理科小伙子李涛,作为科室唯一的男士,他承担了更多的“重体力”工作。病区封控、搬运物资、涉疫场所核酸采样、流调追溯等等,他首当其冲,每天和科室人员加班到深夜。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深夜两点被主任从梦中叫醒,担起重责,与申艳、黄佩瑶一起穿起战袍,进入涉疫场所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宵达旦工作,为医院快速部署应急处置工作提供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7月23日,接到甘肃省卫健委紧急通知,顾不得熬夜后身体的疲惫,李涛又快速转战奔赴临夏广河“疫”线支援,工作量大且任务重,但他一直都是坚决服从,毫不迟疑。

感染管理科“准妈妈”甘小琴,尽管入职不足三年,而且身怀六甲,科室给她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但是只要人手紧张,她都争先恐后替他人分担,无论是培训考核,还是物资准备及派送,都能见到她的身影。




本次抗疫,科室成员王怡和赵小莲因小区单元封控,无法参加科室抗疫工作,但时刻心系工作动态,不断为在岗人员鼓励打气,因为我们的心一直凝聚在一起。

感控就像在医护人员和病原之间筑起的一道安全屏障,既保护患者,也保护医护人员。可以说,医护人员在“蹦极”,感控人就是“绳索”;医护在经历“狂风暴雨”,感控人就是遮风挡雨的“雨伞”,风雨过后一定是彩虹!坚信感控人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与医务人员同心协力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战役!



文图|感染管理科

编辑|党委宣传部 南如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