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5日是全国第六个残疾预防日,2022年9月12日是第十八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这两个特殊的日子都不同程度的和孩子相关,因此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童保健门诊以“防治出生缺陷,促进生育健康”“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建设健康中国”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科普和义诊活动。
活动期间,儿童保健门诊的专家和康复师为前来咨询的小朋友和家长们义诊,为有发育迟缓现象的小朋友进行各项康复治疗,并在线就“怎样更好管理苯丙酮尿症患儿”“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家庭中脑瘫患儿的训练管理”“高危儿保健”等内容进行科普讲座,受到各位家长的好评。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人口结构、疾病谱等的快速变化,人口流动频繁,工作节奏较快,以及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残疾发生的风险仍然比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全国人口数推算,得到2022年4月1日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平均每16个人中就有1名残疾人,后天致残因素导致的残疾约占3/4。现实生活中残疾风险伴随每个人,残疾预防关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以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政府、社会和每位公民的共同责任。
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预防工作高度重视。中国残联等17部门联合通知公布了《残疾预防核心知识(2022版)》,具体内容涉及:1.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2.疾病致残防控;3.伤害致残防控;4.康复服务促进。
残疾预防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实践证明,有些残疾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避免的,如遗传、发育缺陷、意外伤害、疾病、环境和行为因素导致的功能障碍。开展残疾预防,比起残疾以后再康复,社会和家庭所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残疾预防必须“从我做起”。
编辑|党委宣传部 刘丽君 樊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