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内新闻

疫情防控“第一哨岗” —— 兰大一院发热门诊“确诊阳性“上演惊心动魄12小时纪实

疫情防控“第一哨岗” —— 兰大一院发热门诊“确诊阳性“上演惊心动魄12小时纪实
2022-07-28 11:23:12


7月16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发热门诊医护团队通过仔细甄别,确诊3位新冠肺炎感染者和1名无症状感染者。发热门诊第34梯队全体医护人员紧急启动应急方案,上演惊心动魄12小时,快速处置,精准施策,按要求成功完成病例转运及消杀工作。

2022年2月,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打造应对传染病疫情防控“第一哨岗”,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新发热门诊正式投用。半年以来,发热门诊医护人员通力配合,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发热患者排查方案。




如何早期识别疑似患者和锁定确诊患者,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不被感染,是发热门诊诊疗和护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在甘肃本轮疫情开始前,发热门诊先后处置了加拿大回国留学生经集中隔离后发热、2020年初新冠肺炎感染者在本轮疫情中发热、尿毒症透析患者发热、低高龄危重症和孕产妇及HIV感染者发热等一系列复杂情况。

7月16日下午14时,心内科任艳霞医护小组接诊一名发热患者,通过反复详细询问病史,发现该患者4天前曾接到联防联控电话,通知其为密接,建议居家隔离。患者外出看病就医,来诊时干咳、发热症状明显,伴有嗅觉及味觉减退。




小组立即将患者转至隔离病房留观,按规定行鼻拭子及血常规检查和CT检查。15时交班时,任艳霞向肾病科李侃主治医师重点交接了该患者情况,并提醒特别关注患者核酸检测结果。下午16时,该患者核酸结果回报阴性,按正常流程可以转诊至急诊科进一步治疗。

李侃主治医师充分研判后,决定对其进行鼻咽双采再次送检核酸标本,延长留观时间,CT发现该患者双肺下叶多发磨玻璃影,疑似新冠肺炎影像学改变。




与此同时,来自同一高风险小区的两位发热患者先后进入诊室,其中一位14岁男孩来诊后随即出现大量呕吐,另一位35岁大龄孕妇怀有5个月身孕,高热2天不退。发热门诊34梯队医护小组对两位患者一边留取核酸和血液标本,一边给予止吐、退热等对症治疗,并分别单间隔离留观。

晚上19时,传研室一串刺耳的电话声响起,通报上述3位患者核酸标本初筛均为阳性。

发热门诊立即启动核酸阳性患者转运应急预案,在雷泽林主任、安玉燕护士长、第34梯队周芸组长的统一指挥部署下,联系联防联控,并向感染管理科上报,同时暂停接诊,迅速转移核酸阴性患者。

杨丽、朱慧敏主管护师冒着被含有大量病毒气溶胶感染的风险,对发热门诊内部环境进行全面消杀,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风湿科主治医师孟磊提前进入发热门诊,协助给阳性患者进行核酸复检,并与14岁男孩的父亲沟通,对其进行鼻咽核酸双采检测。




因就诊时间长,几位患者不同程度出现焦虑情绪,特别是孕妇出现了烦躁,发热门诊内医护人员耐心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安玉燕护士长通过协调,给患者送来免费的餐食,患者逐渐心情平复下来,全力配合诊疗工作。

晚上22时左右,经医院传研室再次复检核实,确诊3位患者核酸阳性,陪同14岁男孩就诊的患者父亲也核实核酸阳性,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发热门诊给患者通报检测结果同时,开展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并上报感染管理科,报传染病卡,联系联防联控转运患者。

7月17日凌晨1时,联防联控派来负压救护车,医护小组协助患者进行转运。因孕妇行动不便,无法顺利穿防护服,孟磊主治医师不惧风险,进入隔离病房协助患者正确穿戴,保证转运途中医患安全。

患者全部转走后,潘君、蒋俊兰主管护师再次对环境、隔离病房及患者接触物品进行彻底消杀,并对环境物表进行采样检测,确保发热门诊第二天正常开展接诊工作。

截至7月17日凌晨2时多,经过12个小时惊心动地反复采样甄别、延长留观确诊、严格消杀转运,4位阳性患者用负压救护车平安转运至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发热门诊第34梯队全体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力保医院大门不失,避免了漏诊造成疫情散播带来的严重后果。

 

文图|发热门诊第34梯队

编辑|党委宣传部 南如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