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药学服务、制剂生产、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技科室,秉承“以确保药品供应为基础,以临床合理用药为中心,以临床药学和科学研究为支撑”的发展理念,开展医、教、研等各项工作。
经过多年深耕药学领域,兰大一院药剂科评选为多家省级国家级组织挂靠单位。现为甘肃省卫生行业唯一重点甲等临床药学学科、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全国临床药师师资培训中心、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成员单位、处方点评监测网络医院及合理用药监测网络医院、合理用药国际网(INRUD)中国中心组个体化药物治疗组18家成员网络医院之一、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31家成员网络医院之一、INRUD中国中心组处方点评组网络医院。2018年临床药学学科入选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研究型学科,成立了临床药学本科教研室,已招生五届。2019年复旦排行榜临床药学2020年甘肃省第一名。2020年获批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医院中药制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甘肃省临床用药风险防控工程研究中心”。
当前兰大一院药剂科已形成一支高质量、高素质、高层次的团队。现有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5人,甘肃省555人才2人,省卫生厅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归国人员2人,博士学位11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学位21人;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6人,主管药师职称33人。作为兰州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已培养留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70余名。作为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自2010年开始培训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学员90名。
近年来药剂科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以及特色药学服务工作,主要有:1.建立智慧药房,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确保准确;2.成立慢病药物治疗管理中心;3.开设药学门诊,包括咳喘门诊、孕期药物咨询门诊、抗凝联合门诊;4.精细化临床药学服务,药师通过参与查房、门诊及MDT、线上线下随访,结合血药浓度监测、基因检测、药品综合评价等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全程化合理用药方案;5.基于PDCA的抗菌药物管理及不良反应上报的工作模式;6.药品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特殊级药品管理、药品调配、处方前置审核、线上医嘱点评等;7.现已有63个院内制剂品种,获批7项发明专利,不断优化提升传统制剂,研发新制剂。8.打造了“甘肃省医院药学服务专科联盟”,促进基层药学服务能力提升,推进药学服务同质化;9.临床药学对口帮扶工作,助力提高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药师的药学服务能力;10.为方便患者,应对疫情的影响,2020年通过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展患者续方服务,并推出患者续方送药上门功能,把“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政策的落实向前推进了一步。
近年来,兰大一院药剂科以患者对疾病药物治疗的需求为导向开展药学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药剂科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SCI 60余篇。申请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27项,获批甘肃省重大专项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共计经费1800万元。以主编、副主编和编者出版专著、国家规划教材等10余部。科研项目各类获奖20余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甘肃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甘肃省药学发展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近年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有2人次荣获“中国药学会优秀药师”称号、2人次荣获“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医院药学奖”、2人次被评为“西部药学之星”、1人次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青年药师优秀奖”、3人次荣获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优秀临床药师奖”等诸多荣誉;多位药师在国内各类药学专业比赛中获得佳绩。
面对守护人民健康的使命,面对药学服务的巨大需求,兰大一院药剂科将进一步提高药事服务质量,探索培养临床药学人才,优化学科建设,坚守药者良心,在药学方面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文|药剂科 张冬梅
图|党委宣传部 马凌
编辑|党委宣传部 刘丽君 樊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