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7日—9日,随着西部首台D-SPECT心脏专用机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安装并正式投入使用,甘肃省心-核联盟成立仪式暨核医学新技术高峰论坛在黄河之滨金城兰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甘肃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甘肃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甘肃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联合举办。
山西医科大学校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思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李亚明,西京医院、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汪静,武汉协和医院、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会长安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石洪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何作祥,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王跃涛,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雪梅,北京协和医院霍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晓丽,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徐亚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殿富,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李晨光,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吴王锁等专家教授应邀出席会议。甘肃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白明,副主任委员李应东、白锋、余静、黄晏,甘肃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刘纯,副主任委员安建平、柳江燕,甘肃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张钲,及核医学、心内科、老年病科及相关专业等近160人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王文己主持。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李汛院长致欢迎辞时表示,本次会议以加强专业技术协同、助推核素诊疗一体化优势初衷为目的,秉承严谨的学术风格,务实的应用作风,合作开放的办会理念,与各位同道探讨交流核心脏病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及创新技术、方法和经验,将为进一步推动核心脏病学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山西医科大学校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思进教授表示,目前我国核心脏病学发展程度低于美国,而甘肃省率先成立心-核联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心-核联盟的成立,将对甘肃乃至中国核心脏病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兰州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李玉民教授致辞中提出,核学科是兰州大学的重点发展学科,核医学更是核学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核素诊疗一体化是兰州大学核技术利用的重点研发方向,心-核联盟的成立为医学各专业学科交叉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树立了新的典范。
会上,甘肃省医学会苏军生主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思进教授、甘肃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白明、甘肃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刘纯教授,共同为甘肃省心-核联盟揭牌。
心-核联盟揭牌仪式后,李思进教授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题作出讲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亚明教授、西京医院汪静教授、武汉协和医院安锐教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石洪成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霍力教授、北京安贞医院张晓丽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雪梅教授、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吴王锁教授等分做出了精彩演讲与评论。来自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徐亚伟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殿富教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李晨光教授等专家,以临床心内科的角度讲述了核医学应如何辅助心内科诊疗并对心-核联盟的成立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何作祥教授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王跃涛教授莅临科室指导现场工作。
D-SPECT心脏专用机可以精准评价心肌缺血的部位、范围、程度和可逆性,可以通过一次扫描获得心肌细胞血供及交感神经功能的双重信息。同时,它可以整合心外膜动脉、前微动脉和微动脉的血流动力效应,进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测定,对冠脉及心肌做出综合的评估,为临床术前评估以及术后疗效的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该设备在经过紧张的调试后,已经正式投入临床使用,对于冠心病诊断、冠心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冠心病疗效评价、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诊断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文图|核医学科 赵建
编辑|党委宣传部 南如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