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秋末,寒意已经浸透了这座从历史沧桑中走来的依然顽强的城——兰州。和往常不一样的是,此时疫情下的兰州更有温度、更有担当、更加顽强。街边的民警、社区服务的志愿者、马路上的清洁工人、各种后勤保障人员,还有我们医务工作者,都在为这座城重新充满活力和生机而拼搏。
这两年医院持续进行的培训为我们奠定了“时刻准备着”的基础。“钢要炼,铁要打,宝剑要磨枪要擦”,疫情突发,我们医院的医务工作者迅速集结并按照医院的统一安排和调度开展抗疫工作。
我们是医院派往重离子医院的第一梯队并进入ICU救治新冠危重症患者,至今已过十余天。我自觉只是在诊疗过程中尽了绵薄之力,但当有患者好转,从ICU转入普通病房时。我的内心总涌起一种强烈的欣喜,不禁热泪盈眶,想着我们离抗疫胜利又近了一步。
最近几天,我一直在照顾一位90岁高龄的老爷爷。他的耳朵很背,但文化水平不低。一块白板、一支记号笔便成了我们之间沟通的桥梁。每次有需要沟通的时候,我都会写在板上,老人家大多时候会把每个字读出来,作出点头或者摇手的动作。
今天他拒绝服用中药,我和同事尝试多次未果。我思考了一会儿,在白板上写下:“服从命令听指挥,才是好同志”。老爷爷读完,笑了,然后欣然喝下。心情好的时候,老爷爷会跟我讲他的家庭和过去的故事。虽然有时听不清他的话语,沟通的过程有点儿漫长,但我也能耐下性子,用写字、眼神和肢体语言沟通,并不时鼓励和安慰。当我写下“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加油!”时,老爷爷抱拳以礼,我便赶紧拱手还礼。偶尔老爷爷有点儿糊涂,一次我在板子上写下:“爷爷,吃药了”,他读完后说:“你叫我爷爷,我才十几岁,你比我大。”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真是可爱可敬的老人家,衷心希望他早日康复!
工作中,尽管觉得自己力量微薄,但每次想起“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话时,总能够给我以力量,让我去想更多的办法,更好地开展工作。
相信抗疫即将胜利!让我们抱着极大的工作热情,去迎接黎明的曙光!
编辑 | 党委宣传部 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