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兰大一院抗疫日记】兰大一院魏琼:用志愿行动书写抗疫担当

【兰大一院抗疫日记】兰大一院魏琼:用志愿行动书写抗疫担当
2021-11-09 16:05:24


10月23日,星期六,晴

今天天气格外的好,吃过午饭,女儿说要去单位取考研复习资料。不一会她又回来了,告诉我,“妈妈,我们东湖小区有新冠啦,门口有许多警察,都穿着防护服,任何人都不让出去”。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真的吗?我从窗户向外望去,好多穿着防护服的人员在院子里走动着,作为医务人员的第一反应是真的有新冠了。

脑海里很快过滤了一下,赶紧给在外地工作担任疫情防控流调组组长的爱人打了电话,他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了,打算今天回家看看老母亲及我们母女。我告诉他“不用担心我们,你不要回来,以免被隔离在家耽误疫情防控流调工作”。

就这样,在婆婆的念叨声中我们挨到了晚上。夜里大概一点左右,听到有人在楼梯上快速走上走下,我心里很紧张,“是我们单元也有新冠了吗?”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门,刚好有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到了我家门口,要求登记居家人员信息,紧接着就把我家门封了起来。之后我怎么也睡不着了……


10月24日,星期天,晴

封控第一天。根据官方公布,东湖小区有2例新冠肺炎病例,小区被调整为中风险区,实行封控管理。我第一时间向医院领导汇报,响应政策居家隔离。虽然被隔离在家,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仁心没有被隔离。我积极向社区和业委会申请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很快就被安排为我所居住单元的单元长,自愿为小区居民服务,帮助居民排忧解难。随着小区封闭管理,政府部门为小区居民提供餐食,我积极响应,穿上防护服,胸前写着“兰大一院”四个大字,和所有志愿者一样开展志愿者工作,统计居民每户人数、送餐、运送生活物资,充水、电、气及填写各种表格和组织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等工作。


10月27日,星期三

封控第四天。今天接到通知,政府给小区居民送餐改为配送米、面、油、蔬菜等物资,要求单元长统计本单元居民数,上报社区及业委会,按名单发放物资。婆婆听到后叮嘱我“魏琼你腰腿痛,可不要搬重东西了”,就这样我在婆婆的叮嘱声中穿起来防护服,挨家挨户统计数据,送起了物资。


10月28日,星期四

封控第五天。由于疫情突发,很多居民闻令而动,积极加入志愿者团队。我在志愿者工作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志愿者对感染防控知识一无所知,如何使志愿者在做好工作的同时防止被感染?这是对我作为专业的医护人员应承担的责任与提出的要求。很快,我与同在小区做志愿者的几个同事一起商议组成了以我为组长的小区疫情防控感控组,分批次为小区近200名志愿者进行感控相关知识培训,包括手卫生操作演示、防护用品规范使用、物品无触式传递方法,使用后的防护用品处理等内容,提高了小区志愿者的感染防控意识,既保障了志愿者的自身安全,又保证了小区居民的安全。


10月29日,星期五

封控第六天。隔离第二天就有居民高血压患者在业主群寻求医生,心外科刘瑞生主任主动请缨进行了治疗指导。随着小区封控时间的推移,居民中身体不适现象不断出现,小孩咳嗽的、发烧的、老人血压高的、头痛的……我们志愿者发挥医务工作者的特长,结合实际,自愿组建了医疗感控及医护人员志愿者分队,建立微信群,与社区驻点医生合作,结成封控小区最“硬核”的志愿者,为邻里纾困解忧、提供医疗救助。我作为副组长对居民身体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治疗和心理疏导,保障了疫情期间居民身体健康,同时得到了社区及居民的好评。


11月4日,星期四,小雨

封控第十二天。今天进行第八次核酸检测,我正在维持核酸检测队伍秩序,电话突然响起,是社区马柯书记打来的,说一名志愿者在工作中不慎从摩托车上摔落。挂断电话我立即通知焦晓东(骨伤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医生判断伤情,并与社区驻点医生沟通,考虑有锁骨骨折可能,安排伤者及时就医。


11月6日,星期六,中雪

封控第十四天。今天小区居民进行了第十次核酸检测,虽然天气很冷,志愿者依旧引导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11月7日,星期天,晴

今天看到了官方报道——东湖小区调整为低风险区,也收到了很多朋友发来的祝福,我们终于迎来了云开“疫”散。小区解封指日可待,我们的志愿者工作仍在继续,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我们以专业的知识技能帮助邻里,用实际行动践行作为医者的责任与担当。无论身在何处,不忘的是医者初心。


编辑|党委宣传部 南如卓玛 柳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