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兰大一院ECMO团队首次采用one-site双腔插管技术,成功为一例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VV-ECMO),这是西北地区首次采用双腔ECMO插管技术。该技术超越了传统VV-ECMO使用股静脉—颈静脉双管置管技术,使患者创伤小、并发症低,康复更快、预后更好。
该患者42岁,因“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收住当地医院。经过常规治疗患者病情改善不明显,在有创呼吸机高条件支持后,患者血氧饱和度仍在65-78%之间波动。经当地医生综合考虑,患者肺部感染病情危重,常规治疗已不能改善患者病情,需要实施VV-ECMO支持进行进一步治疗。
兰大一院心内科CCU副主任卢安东及ECMO团队应邀前往当地医院开展诊疗。经过对患者病情的综合评估,ECMO团队在食道超声引导下,精准置入单管双腔颈静脉插管,ECMO运行后,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随后顺利转回兰大一院继续治疗。
卢安东介绍,传统的VV-ECMO支持常需要颈内静脉靳股静脉穿刺置管建立循环管路,不同身体条件的患者的两根插管位置会影响再循环。单管双腔颈内插管较传统的安装部位、单管插管技术难度更高,需要在X线或超声引导下精准定位置管,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减少再循环、提升ECMO效率,下肢无插管,便于早期康复等诸多优势。
此次one-site双腔插管技术的应用,是兰大一院ECMO团队在精准治疗、减少医源性损伤方面做出的又一项积极探索,填补了西北地区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空白。
文图|心内科
编辑|党委宣传部 马凌 樊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