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至18日,2021“全国肺功能检查规范化培训万里行—甘肃张掖站”在丝绸之路商贾重镇张掖市举办。本次会议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呼吸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功能与临床呼吸生理工作委员会、中国肺功能联盟主办,甘肃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呼吸重症质量控制中心、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及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承办,南山基金会、康尔福盛公司和阿斯利康公司协办。
此次会议通过微信平台网上报名和考核。最终在网上报名参加培训学员165人,其中审核通过参加考试医师56人,技师44人。实际参会人数200余人,涵盖了甘肃省60余家医院。会议开幕式由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孙炳华主任主持。
甘肃省呼吸病学与结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刘晓菊教授致辞中表示,甘肃省肺功能检查质量万里行已成功举办了四次,通过培训使甘肃省肺功能规范化检查工作及呼吸疾病的诊疗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年的培训报名仍非常火爆,网上报名系统开放当天,仅半天时间即考核名额爆满,因名额有限,一些学员未能报名参加考核,对此深表遗憾,欢迎大家认真学习,承诺未能参加考核的人员明年优先争取名额参加考核。相信今年的培训,学员们通过之前人卫慕课《走进肺功能》的线上学习,加上现场培训及考核,必将学有所获。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肺功能联盟总负责人郑劲平教授指出,肺功能检查是国家卫生健康战略发展的重大需求,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调查发现我国肺功能检查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欠规范,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医院大部分仍处于空白状态。于是在2013年成立了中国肺功能联盟,2015年启动了推广肺功能检查的SMILE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优化,标准化和客观化,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我们还需继续努力,继续加强学习和培训,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充分利用新技术,如物联网肺功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建立和发展我国肺功能大数据平台,强化慢病管理体系,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而奋斗。
开幕式前,进行了肺功能培训前基础知识调查,了解学员对肺功能基础知识掌握,同时让学员熟悉培训后的无纸化考核方式。
理论授课特邀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院副院长、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劲平教授,甘肃省呼吸病学与结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晓菊教授,甘肃省呼吸病学与结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执行主席、白银市卫健委主任达春和教授、甘肃省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副主席、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包海荣副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张艺主任医师、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常生杰主任等专家进行。专家授课精彩纷呈,临床实用性强,现场学术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学员们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沟通互动,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理论考核结束后,由康尔福盛宋腾工程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肺功能培训中心董理和赵未奇技师为学员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检查演练和手把手教授。
培训结束后。进行了医师及技师无纸化理论考核,考核前向学员宣读了考核的方式、考场纪律、考试规则及注意事项,重点强调技师回单位后进行肺功能实际操作并上传连续肺功能报告的要求,旨在将培训考核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切实提高技师的规范化操作和医师对肺功能检查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肺功能分析水平,推广肺功能技术的应用,提升疾病的防治能力与水平。
7月18日上午8时,开始分组进行技师技能操作考核,考核历时4小时,考核现场秩序井然,考官严肃认真,现场公平公正打分;学员认真操作,通过环境校准、仪器定标、动作要领说明及示范,完成通气功能检查,并现场打印三流量截图和受试者通气报告备案。
本次培训为甘肃省进行的第五次全国肺功能规范化培训万里行活动,通过专家图文并茂、结合实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工程师及肺功能培训基地老师们手把手的操作演示,学员们认真学习及培训后严肃认真的考核,会议圆满落下帷幕。通过培训及考核,提高了医师的肺功能分析能力,规范了技师的肺功能检查操作,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推动我省尤其是基层医院的肺功能规范化检查,提升我省慢性气道疾病的防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包海荣
图|董理
编辑|党委宣传部 南如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