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省内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兰大一院派出支援疫情防控救治工作的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行动诠释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精神。这其中不乏党员的身影,他们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红色动力”,党群同心,守护一方安宁,用实际行动践行诺言,让党旗的光辉闪耀在防疫一线。
做好抗疫“排头兵”
“第六梯队的队友们,谁是党员,请举手。”支援安宁区核酸采集医疗队第六梯队的组长陈宁,队伍一经组建,她就统计起了团队里的党员人数,曾担任过支部委员的她,希望能组建起一个党员先锋队,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当先锋、作表率,在团队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同时,医院党委也第一时间组建了支援安宁区核酸采集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由陈宁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一线党员进一步发挥好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天的工作开始前,她都要在脑子里过一遍当天的采样计划,点位人员情况、预计采样数量、轮岗安排等,事无巨细地做好各项准备,同时要协调处理突发问题,关注队员的健康状态,安排好团队的后勤保障。陈宁说:“作为一名老党员,疫情当前,我责无旁贷,必须以身作则,勇往直前,起表率作用,尽心尽力坚守好自己的岗位。”
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 专拣重担挑在肩
“‘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拣重担挑在肩’,这是《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词,我喜欢这句话。工作累了,我和队友们就看看监护病房里的那一面党旗,那最鲜艳的一抹红,给我们以力量和温暖。”支援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兰州重离子医院)医疗队的汪袁云子说。在定点救治医院的重症病房里,她和队友们往返于各个病床间,耐心细致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因为重症患者的病情特殊,每个人都需要有针对性的护理,汪袁云子特别关注每位患者的饮食需要。牙口不好的老人要吃得软一点,哺乳期的妈妈要多一点汤水,她将这些诉求一一认真记录下来,及时与营养科沟通,争取能够满足每位患者的需求。有患者对汪袁云子说:“我看不见口罩后你的容颜,但我看得见你坚定的眼神。”患者的这些理解和肯定是对她最大的鼓励,令她更加坚定抗疫必胜的信心和底气。
我是党员 抗疫有我
杨黎明是医院男科病区的一名党员护士,连日来,他与队友们一直奋战在核酸采集一线。尽管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既卡鼻子又呼吸不畅的口罩,双手也被汗水浸泡出皱褶,面对望不到头的待检队伍,他依旧眼神坚定,全神贯注,快速循环着消毒——采样——再消毒的工作,耐心得对每一位居民重复着“请您摘下口罩,头后仰,嘴张大,啊……”他说:“虽然有点辛苦,但是这些事情总要有人来做的,我是一名医务人员,更是一名党员,这两个身份令我自豪,也赋予了我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坚持再坚持,疫情会很快过去的。”带着这样的信念,杨黎明和队友们一起,克服天气炎热、采集量大、不能按时吃饭等诸多困难,积极完成每日五六个小时,每人采集千余样本的任务,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线。
用行动书写党员担当
王丽娜是医院抽调派出的第一批支援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兰州重离子医院)医疗队的成员。“我很庆幸能成为重症梯队的一员。”王丽娜说,自疫情发生以来,她每天早晨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看全省确诊、无症状及疑似病例的数量。早先看着那些冲向一线的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党员干部,看着医护人员脸上被防护面具勒出的一道道红印和被手套捂得发白肿胀的双手,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她常在想,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让他们奋不顾身冲向一线。直到自己也奔赴一线的时候,她有了答案。王丽娜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是‘国家有难,人人有责’的责任担当把大家凝聚在了一起。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深知科学防疫的重要性,我会坚守好自己的岗位,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还这座城市一片安宁。”
闻令而动 做一颗坚守的“螺丝钉”
党龄刚满一年的何金洋是支援安宁区核酸采集医疗队中的年轻力量。何金洋说,他所在核酸采集小组的成员,都是白天已在医院连续工作了10个小时后,又被紧急抽调到社区开展核酸采集工作,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大家把疫情防控的任务放在首位,铆足了干劲儿,用心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记得那天的核酸采集工作一直进行到了凌晨三点,大家确实都很累了,但是仍然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居民,眼角总是带着微笑。有一些小孩子碰到了被污染的桌面,同事也会迅速做出反应,为孩子们清洁消毒,并叮嘱注意事项。我想,这就是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这次一线的经历令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党员,我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我要向各位同事多多学习,更好地在今后的工作中履职尽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我们更加沉着,战胜疫情,我们更加充满信心!向所有坚守在一线的防疫工作者致敬!
文|组织部
编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