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她,个子不高,皮肤白皙,专业技术过硬,2006年她从护士姐妹中脱颖而出,成为妇产科副护士长之一,她就是张秀彩。2011年7月,她被任命为妇产科护士长,用她的智慧,用她的奉献精神,将姐妹们凝聚在一起,在职业舞台上绽放着光芒。
护理是一门精湛的艺术。25年如一日的护理生涯,张秀彩完美诠释了这门艺术。她是一个至诚至真的人,她是一个无怨无悔的人,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从上班的第一天,就背负起“健康所系、性命攸关”的责任,接过前辈师长的重任,在她的引领下,一支优秀的护理团队成长壮大,一个又一个梦想得以实现。
最初的南丁格尔梦
素净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个子不高,身材苗条。初见张秀彩,真的很难想象她在每个生命的紧急关头能呈现出战士般的勇敢与担当。
见到张秀彩时她正在护士站内,面对每一位患者家属,她都用非常恰当、得体的笑容回应着所有的询问、疑问甚至是诘问,不徐不疾清楚地表达着每一个信息。
张秀彩是榆中人,1986年17岁的她中学毕业。一心想学会计专业的她,却阴差阳错将志愿填报成了甘肃省卫生学校护理学。当得知志愿报成卫校后,她的父亲却满是欣慰,鼓励她“这是仁道,护士是个受敬重的职业,这样的选择不会错。”这样的话语在少女的脑海中形成了一种朦胧美的职业形象,定格于心中。
入校的一堂解剖课让她对护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解剖学无时无刻不在使用,从简单的换药、拆线到上手术台时的助手,再到脊髓穿刺术中的定位,在抽取肝硬化患者的腹水……张秀彩第一次感到挽救生命的医学原来这样奇妙无穷,也深深感觉到自己积累的知识太少太少。
那时卫校的对面就是兰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每天看着身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身影,她的南丁格尔梦也越来越明晰。梦想一旦有了方向,张秀彩开始全力以赴,此后她除了周末洗衣服、整理宿舍,其他时间几乎都扑在了学习上。
说来也巧,张秀彩的第一个见习医院正是兰医附属一院急诊科。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天这里要接待几十名急诊患者,医护人员每天要面对着生与死的搏斗和血淋淋的场面,急诊科危重病人多,病人病情变化快,抢救的最初几分钟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和高超的护理技术。
在这里,还是实习学生的她每天都目睹生死离别的事情。她遇到了沼气中毒的病人,眼见科室的医务人员不怕脏累,按压抢救病人的场景。记得那次抢救用时很长,已经拖过了下班时间,但没有一人休息。面对鲜活的生命时,全然忘记了其他,眼中只有即将发生的危险和自己可以全情做到的救护,医护人员知道只要自己再努力多一点就是病人生的全部希望,老师们就这样用自己最职业的行动表达出了对生命最朴实的尊重……
在那些被感动的日子里
20岁那年,张彩秀如愿分配到了兰大一院,从1989年7月上班至今她一直在妇产科。在这里似乎上演着女人一生的轨迹,她看见了新生儿坠地的喜悦,女人患病的伤痛……一波一波的病患在无影灯下接受迎接新生命;在病房中通过诊疗护理得到康复。在这一过程中,护士的工作早已从对个体的护理扩展到对患者家庭的协助,继而延伸到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呕吐物喷一身、痰液溅满脸……”这些对于很多人来说都难以接受的事对于护士们来说真是司空见惯的。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在病房的护士必须具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神奇”能力。护士的职业生涯中接触到的仪器可谓种类繁多,可她们自己工作8小时有时候却连一口水都喝不上。
“其实病人有时很顽强,化疗病人也激励着我们善待生命。每次遇到病人对我们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时,那种笑容就在脑海盘旋,是她们教我们怎么快乐生活,怎么兢兢业业面对工作。我们科曾遇到过因为腹水严重连大便都无法自己解决的病人,可那个病人却常常笑着鼓励护士姐妹,‘辛苦你们了,要我怎样配合呢?’”回忆至此,张秀彩哽咽了。
一个40多岁患者独自一人来就诊时被确诊为宫颈癌,没有家属陪伴的她蹲在楼道放声大哭,张秀彩俯下身子紧紧握住她的手。几分钟后,这位女士平复了心情,擦干眼角的泪水走了。
有时目睹太年轻的生命流逝时,张秀彩也会几天打不起精神,医疗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任谁也无奈无助,虽然尽心却总有缺憾。
去迎接新的挑战
她清楚记得,刚踏进校门时,老师就告诉她,医学的更新很快,医护两方面就像是一幅筷子,哪方面的滞后都会造成整个医疗过程的不完美。事实也正是这样,在她工作的25中,亲眼目睹着胸腔镜、腹腔镜、气管镜、膀胱镜、直肠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对护士的要求亦日趋严格。
为此她积极努力、兢兢业业工作的同时,还继续自己的学业,先后完成大专、本科的学习。2006年,深得领导和同事信任的她,走上了科室副护士长的岗位;2011年7月,她又被任命为妇产科护士长。身为护士长的她,善于钻研业务,注意总结经验,修正观察要点,经常把在北京协和医院、301医院、台湾彰化医院等地进修学习的护理新方法、新技术传授、创新加以应用,为病人康复提供有力保证,也将自己锻炼成技术过硬、业务精湛的学科带头人。尤其是在近6年担任妇产科护士长期间,更是严以律己,认真做好科室护理工作,积极配合领导努力做好科室建设,把科室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支持,并多次获得院“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的荣誉称号。先后获得2011年度“城关区优秀护士”、2013年“医院优秀管理者”。
从一名普通护士,到一名科护士长,迎接她的是全新的考验。作为这支队伍的领路人,她处处身先士卒,凭借满腔热情,将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名优秀的护士长必须样样“胜人一筹”,在本专业里必须是这一专业的行家理手,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你得有让你的护士心服口服的资本。这样你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还要做到以身作则,要求他人做到的,她一定会先做到;要求他人做好的,她一定会做得更完美。无论是日常护理工作,还是突发抢险一线,她都奋战在最前沿。
科室的护士还记得,一次护士长病倒了,当大家发现两个人都忙不完她一个人的工作,正当一筹莫展时,张秀彩却拎着吊瓶出现在科室门口,那一刻,姐妹们的眼圈都红了。
有一年大年三十,下午7点多,刚进家门的张秀彩就接到了有病人要抢救的电话,她二话不说赶忙打车回来。等病人抢救成功回到家已经深夜12点。
她正是这样用心、用情、用爱在每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不断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把自己的职业素养化作永不熄灭的蜡烛,照亮需要关爱的每一位病人。
有爱心的一家之长
作为一家之长,要有爱心。无论哪个医护人员家里有事,张秀彩都会尽全力帮助解决。她说,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下工作,才会有效率和质量。“如果护士姐妹人员受了委屈,我也能够理解。遇到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坐下来一起商量、解决。让大家能畅所欲言,沟通无障碍,在面对新环境、新问题时,要在医护之间、护患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融合左右。”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而作为护士长,严字当先,科学管理是她带领科室姐妹们争优领先的信念。她说:“对工作负责,既是对病人生命负责,也是对职业生涯的负责。”
在张秀彩看来,医院的未来、患者的生命都掌握在年轻一代的手中。对她们的第一课是保护自己,消毒、查对、穿刺操作过程一点容不得马虎,遇到特殊病例更是要组织全员多讨论。关注科室未来发展的她,现在更看重培养整个团队的学习氛围,注重细节的应用,抓好外语关……现在科室留人都首先考虑勤思善、英语过4级、热爱护理岗位的年轻人。
带教多年,她对授道传业解惑也有了心得。她说:“护士素养存在个体差异:由于个体年龄、智力、性格、体质不同,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导致个体素养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首先要对学生的年龄、学历、性格要有一个整体的评估,因材施教很重要”。
针对病区加床手术多、年轻轮转护士多的情况,在如何以软件来弥补硬件的不足,保证优质护理质量上下功夫,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的培训,按照优质护理的要求,年资高的护士把她们如何做好爱心服务及专科护理的工作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了精力充沛、但经验不足的年轻护士,逐步形成了一支传、帮、带的和谐团队。
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原本是家里被照顾的对象,走上工作岗位后,反而要照顾他人,这一角色转换,很不容易。一开始,她对90后也很担心,觉得这些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能照顾病人吗?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这些年轻人不仅对信息把握很敏感,而且敢说敢做。她们对待工作的热情也让人很受感动,她们在整理遗体时不怕脏累,宫颈癌病人晚期的体液很难闻,但谁都没有怨言……
25年过去了,一批批学生、一件件白衣、一群群使者,从张秀彩身边走过,姐妹们越来越多,越聚越众,化作一道亮丽的白色风景线,装点在医院的每一个角落,时刻行走在生命的两旁。
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谁都知道,现在整个妇产科83张床,而加床远远大于这个数字。科室工作量大,病人周转率快,在全院排前三,护理工作更要细致周到。在张秀彩看来,护理工作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始终默默无闻地担当着守护的职责。打针、吃药、输液、康复,翻身、叩背、喂饭、吸痰,是每天不知要重复多少遍的工作。但当这些小事与时间联系起来,坚持的力量使再琐碎的事情也变得伟大动人起来。正是这份坚守,让生命迸发出了更加顽强的自愈能力,也正是这种归于沉静的神圣,表达了她们对生命最真情的关爱。
在妇产科所在的9楼、10楼护理站、楼道中,目力所及之处挂满了这个优秀团体所取得的荣誉。2005年甘肃省卫生厅“全省优秀护理服务集体”;2005年卫生部、全国妇联“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文明岗”;2012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2012年省妇联“三八红旗集体”……这一个又一个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张秀彩的前辈和她所带领的团队不懈努力的结果。科学的管理,创新的理念为优质护理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也使护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病房内外不时穿过婀娜的身姿,轻盈的脚步、明亮的眼睛,护士姐妹们在工作之余不忘展示自己的美丽。她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先后摘取了医院“首届科技文化节团体三等奖”、“第二届科技文化节文艺汇报一等奖”、“辩论赛优秀奖”、“优秀节目奖”;“秋天的和声”一等奖……
张秀彩说:“任何好的科室都是团队作战,一个人走不了很远”。一个优秀的集体是凝聚了大家的努力和付出的心血,是历任护士长的管理以及全体护士的共同努力下锤炼出的,是一支能经受住考验的护理团队。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张秀彩积极总结临床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著《静脉滞留针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分析》、《人文临床环境对实习护生相关影响的调查分析》。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科研课题两项《P63基因在卡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OVCAR3调亡中其蛋白及MRNAd的变化》、《小干扰RNA沉默PBX1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的影响》。
25年的护理生涯,她在平凡中闪光,在创新中进取。从当初初出茅庐的护校毕业生到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从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复合型的管理专家。怀着对护理的殷殷深情,勤勉奋进、开拓创新,张秀彩在护理临床、护理管理等方面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用不凡的业绩书写了对护理的热爱。
“当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划破寂静的夜空,当一个个生命从我们手中诞生,当一个个孕产妇及家属微笑着和我们说‘谢谢’时,我们感到无比神圣和欣慰。我们在艰辛的护理工作中付出心血与汗水,也收获了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爱!”当她用这句话总结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时,也讲述着无数坚守岗位的妇产科护士们的动人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