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扶贫之志
李立超
2020年4月11日根据甘肃省卫健委的要求,我和医院10名医务人员一同,前往临夏县人民医院开展健康扶贫工作。这次任务的总体要求是,结合县医院实际情况开展相应医疗技术并在临夏县各个乡镇进行大病入村入户,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政府的工作计划,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也是任务最重的一年。想到此,感觉自己肩上沉甸甸的。
到了县医院后,我们的队员们根据不同的专业被分派到相应的科室。我被分配到急诊科,具体负责急诊外科颅脑创伤及脑血管病等并负责全院科室涉及神外疾病的会诊。神经外科缺乏相应的医生,于是我帮助科室医生了解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积累相应诊疗的经验。为建立开展神经外科相应手术的基础条件,我还建议医院培训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生,并联系派遣至我院进修学习。同时,在五大中心建设方面,积极配合创伤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并设计相应的诊治流程图,积极协调两院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我们多次举办了下乡义诊活动。活动中发现老年慢性病很多,但大多数老年人没有相应的疾病知识,而且缺乏积极监测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主观能动性。虽然国家的医保,尤其是大病医疗方面,报销比例很大,很多药物在村卫生所或乡镇医院价格非常便宜,但仍有很多人患病之后却不去积极寻求救治。在大病入村入户工作中,我们发现大病人群同时多为贫困人员,贫困让他们惯性地拒绝就医,而大病又进一步使他们的家庭雪上加霜。走访过程中,我们督查签约情况,查看了他们用药、检查、定期检查等情况。为他们宣讲党和国家各项利民政策,认识到自己疾病的情况,积极参与医保,并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一次在毛渣山,听说有一户老大爷头晕明显,一侧肢体活动不便,而家中只有他的老伴及两个年幼的孙子。我们下山到这户人家,询问老人的病史,进行详细体格检查。检查后,我们考虑他是三级高血压,另外不能完全排除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我们请村医及时给老人服下降压药又向乡镇医院联系120救护车,将他送到县医院进行积极治疗,老人治疗3天后康复出院,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对健康扶贫工作的感受,我相信那应该是坚守:坚持国家利民政策,做坚定的执行者,有着坚定的信心,守住自己的初心,守住自己的工作阵地,守住那一份希望,去认认真真地完成扶贫工作中每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