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蕊说起话来是“嘁哩喀嚓”地那种爽快;做事呢,是三下五除二地干脆利落;总之是快人快语地一番鲜活生动。
朋友们称石春蕊为“石头”,这人也确实像缝隙里都能开出花的石头,有她坚硬的一面、有她妩媚的一面,无论环境怎样,都挡不住她明媚灿烂地在春天里绽放。
这么一个不给阳光都灿烂的人,听听她的故事,心情会开朗许多。
意外与不意外
读书的时候,石春蕊一直是个好学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决定了她此后人生中,所做出的一系列重大决定的源头所在。
石春蕊高中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兰州人或者甘肃人都知道,能考上师大附中的孩子,成绩那是相当优秀的。
那时候,高考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艰难,大大咧咧地石春蕊却在这场“定终生”的大考中因漏答题目而意外失利,漏掉的是政治课的一道大题,原本背得滚瓜烂熟,对她来说应该是一道送分题,却成了马失前蹄的“跘马索”。
心仪的学校泡了汤,年轻轻地遇到这么大挫折,遗憾吗?其实也不用遗憾吧,高考是缩写的人生,人一生中所犯的错误,也许有比这更严重的,但因为没有如此戏剧化而常常意识不到罢了。
老师替她可惜,劝她再读一年。石春蕊想了想家里的情况,小一岁的弟弟,第二年也要高考了。“一家两个高考生,父母需要承担太大压力。”拿定主意的石春蕊决定“服从分配”,心想能走就走吧,将前途交给命运去决定。
高考遇挫,并没有让石春蕊消沉下去,憋着的那股不甘心,让她愈挫愈勇。
1991年至1994年,在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就读的时间里,石春蕊不但一直保持着遥遥领先第一名的好成绩,还长期担任着学生干部,各方面能力都非常出众。
作为一名专科生,毕业后大概会被分配到一家小医院,至此终年。没想到,等待她的是一次意外的机会。
那年,兰大一院有一个留校名额,竞争自然是相当激烈。班主任劝石春蕊参与:“你去!让大家看看我们专科生的水平!”老师说了,那就去呗!所有通过初选的参与者面临讲授一场15分钟的公开课,轮到几个专科生时,时间已近黄昏,石春蕊心里那个急呀!自己和别人约好的打球时间眼看要到了,可还没轮到她讲。几个同学犹豫着谁先上场时,她手一举说:“我先上吧!”初生牛犊不怕虎,石春蕊站在台上,15分钟时间里,磕巴都不打一个地就“一氧化碳中毒”这个话题侃侃而谈,心想结果怎样,已与我无关。
如同我们看到的许多励志故事一样,几天后,石春蕊接到了通知,成为兰大一院的一名成员。
当然高考失利,是一场意外;几年后从一场看似毫无胜算的竞争中胜出,似乎又是一场意外。但是偶然之中有必然。最难琢磨的就是命运,它也许残酷,但从来都是公平的。你若放弃自己,它也放弃;你若不放弃,它一定会给你机会。
意外与不意外,不过都是因的果。
梦想与艰难
1994年至2000年,石春蕊在党委办公室任机要秘书,这6年时间,石春蕊学会了许多东西,比如手勤脚快、言语有据、心里有谱,这些不但对一个机要秘书是必备素养,对每一个职场人,都是宝贵品质。石春蕊为此非常感谢手把手带她教她的老师。
也许是因为高考失利带来的不甘心依然潜伏心中,石春蕊考研的愿望一直非常强烈。
离开学校之后再考研,有许多现实问题要面对。
第一关是报考关,那时候考研首先得经院里同意,领导呢,觉得小石干行政非常适合,所以没必要去考研究生嘛!做通领导工作,石春蕊用了4年。
第二关是婚姻关,石春蕊曾誓言:“不考上不找对象。”她不急,父母急,父亲给女儿做工作,“这个不冲突的呀,如果找到个支持你的,还是一种促进,对不对?”石春蕊不为所动,直到看见父亲眼巴巴地瞅着别人家孩子那眼神,石春蕊内心“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义无反顾才有些动摇。别人再给她介绍对象,就不再一口回绝了。一见面,必要的问题是:“你支不支持我考研?”支持了才有下文,很快就找到意中人。可是谈恋爱、结婚、生子,哪一桩哪一件,不
是消磨时光且消磨斗志的事呢?
第三关是心理关。结婚成家、身怀六甲、坐月子休产假,人生这么多大事接踵而来,石春蕊还是没放弃考研梦。第一年没考上,再来!第二年大着肚子进考场,还是没考上,没关系,再来!到了第三年,孩子出生不久,带孩子更缠人,石春蕊还是不肯放弃,“每年就英语
差一两分,不甘心呢!”白天带孩子,晚上十点至凌晨两点,是自己的看书学习时间。妈妈看着女儿那么辛苦,从不理解到全力支持,提前办了退休,帮着石春蕊带孩子。也许是前两次的失败,让她有些泄气。临到考前,石春蕊心生退意,原本绷着的精神头没那么足了。妈妈看到,气不打一处来:“我头都磕了? 你揖不作了?”想想家人为自己的付出,石春蕊义无反顾地再一次走上考场。
2000年,跨世纪之年,石春蕊圆了自己的梦想。
来之不易的三年脱产学习,石春蕊非常珍惜。却没有料到,考研难,读研更难。
首先是心态得转变,之前在党办当机要秘书,接触的都是院领导、科室主任,虽然只是个小小的“传令官”,大家都对她很客气。但是作为一名在医疗一线学本事的医学生,被呼来喝去是家常便饭。
偏偏在最焦头烂额时,妈妈病倒了,爱人在部队靠不上,两岁的女儿谁来看管?石春蕊一狠心,将孩子送了托儿所。早上六点半收拾妥当,小小的孩子却怎么都叫不醒,急着赶时间的石春蕊一把将凉毛巾盖在女儿脸上,孩子一激灵醒来,一边大哭,一边被狠心的妈妈拖出门。到了托儿所,女儿抓着大门哭着不愿进去,石春蕊硬着心肠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地掰开…… 送完孩子,又紧赶慢赶去医院接班。属于自己的学习时间,依然是晚十点至深夜两点。
夜以继日、日复一日,终有一根稻草会压跨骆驼。
这一天,正上着班,先是托儿所打电话,说孩子发烧了,让她赶紧过去。紧接着,弟弟打电话说母亲病了,也让她赶紧过去;就在这时,导师喊石春蕊到办公室,说她的开题报告得改……所有的矛盾似乎都集中在这一刻爆发,石春蕊觉得心里有根弦“崩”地一声断了,导师的话还没说完,石春蕊的眼泪开始“吧哒吧哒”地往下掉,导师吓一跳,赶紧劝:“我没说什么呀!”石春蕊一边抽泣一边解释。
那一天,她先给弟弟打电话,让他先去照顾妈妈,自己赶去幼儿园接回女儿,路上,眼泪还是忍不住地往下淌。女儿用稚嫩地声音不解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石春蕊强笑着说:“妈妈眼睛里进沙子了。”
30岁生日那天,在试验室里已经苦熬了多日的她,再一次遭遇失败。石春蕊的心情低落到极点:妈妈病了、女儿病了、爱人不在身边、试验失败了……自己的人生怎么如此失败?那一刻,她甚至有一了百了的冲动。两位师兄看到她的窘境,说:“ 行啦! 别做啦!我们给你过生日去。”买了块小小的蛋糕,又找了家小酒屋边喝边聊,大家一聊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如意,石春蕊原本郁结的心情渐渐放松。两位师兄又帮她分析试验失败的原因,种种可能性排除后,大家猜测是不是试验室冰箱污染导致培养基污染造成实验失败?
那天夜里,石春蕊抱着赶回家的爱人大哭一场,然后沉沉睡
去。“第二天醒来,太阳还是照常升起!”
隔了段时间,又一次在试验室熬至深夜的石春蕊终于试验成功。她记得很清楚,那时已经凌晨两点,天下着大雨,可是自己兴奋得想要大喊大叫,终于还是忍不住给导师打了个电话,导师在睡梦中被唤醒,反应过来时也非常开心!立即赶到试验室,一边观察一边兴奋地喊:“ 快照相!快照相!”
时光如刻刀,将所有悲伤与快乐都刻入记忆瞬间。无论时隔多久再想起,都鲜活依旧。
石春蕊说:“ 有了那段日子垫底,以后遇到再难的事,都觉得不难了。”也是这段经历,让她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也让她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2003年,研究生毕业时,石春蕊的爱人自主择业回到了身边,“自从老公回来后,我的幸福人生,开始啦!”也许是单打独斗得太久,这人人都有的夫妻相守,却令石春蕊幸福地眉开眼笑。
2005年,石春蕊兼任研究生科科长,常常与硕士、博士研究生打交道,她忽然觉得“腰杆不够硬,自己的学历不够了。”
石春蕊想考博,又有些犹豫。她和爱人商量,“你再支持我一把,我只考一年,考上了就上,考不上我也死心了。”得到爱人的支持后,石春蕊投入新一轮备考中,她想着“40岁之前,我把该考的试都考完。”
2007年春节,爱人与女儿去了外地过年,石春蕊去超市买了方便面、大饼、榨菜一大堆方便食品,然后将自己锁在屋里,看书吃饭睡觉,半个月没出门,废寝忘食地复习功课。那一年,她一考即中,开始攻读兰州大学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并于2011年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后的很多年时间里,石春蕊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读书,其中的艰难,只有自己知道。石春蕊说:“博士读出来,我成了真正的黄脸婆。”
实现梦想的过程从来都不是坦途,无论过程怎样艰难,有梦想且有意志去实现它,石春蕊是幸福的。
阴差阳错与得偿心愿
二月底的一天,石春蕊早上参加完设备处的一场招标会,下午两点二十分,转换了角色的石春蕊来到皮肤科门诊,换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刚刚在门诊室坐下来,门外等候的病人们立即涌入。
第一个病人是位中年男人,他说自己的灰指甲反反复复,身上还长了许多斑点,石春蕊让病人脱了鞋袜,又检查了身上的皮肤,初步有了判断。她一边麻利地开着药,一边干脆利索地提醒着注意事项。
第二个病人是个三四岁的孩子,妈妈说孩子腿上的一个小疙瘩越来越明显。石春蕊仔细观察后,判断孩子是瘢痕性体质,应该问题不大,年轻的妈妈长舒了一口气,一个劲地说谢谢,“医生您这一说,我心里就踏实了。”
第三个病人是位年轻女士,下巴上的痘痘消了又起,起了又消,石春蕊看了看,又仔细询问她做过什么检查吃过什么药,初步得出结论后,又建议进一步检查。
第四个病人是位出租车司机,牛皮癣这顽症痴缠他很久,什么药有用、什么药不灵、早已是门儿清,可还是来絮絮叨叨说了半天,石春蕊耐心地劝他,“你得把这病当朋友,得与它和平共处,心态放好。”
……
每个身有病痛的人,需要抚慰的还有心灵。石春蕊干脆利落地处理着一个个病症,手底下再快,眼前人再多,也不忘对每一个患者叮咛两句:“吃好睡好休息好,多锻炼、别熬夜……”像是叮咛自家的孩子,医者父母心,说得就是这么个理儿吧!
在石春蕊看来,看病是门艺术,同样的病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怎样用药、怎样增减、千变万化,如五指弹钢琴,如一门武林绝学,乐曲招式虽有定式,但效果如何,全看你修行如何。所以说它是一门终身也不能究其根本的艺术,恰如其分。
当年高考时,石春蕊的心仪专业是建筑设计,学医纯属意外。但真正干了这一行,石春蕊却发觉“越干越喜欢。”也许是因为那位在自己精心照料下恢复容颜的美女笑脸,也许是那位病愈后还要专门挂号来郑重其事说一声谢谢的老人……这种不能用物质来衡量的回报,是医者独有的荣耀。对别人有帮助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石春蕊为自己阴差阳错走上的这条道路感到由衷自豪。
石春蕊的女儿今年要高考,重点高中重点班的女儿决定要走艺考路线,石春蕊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全力支持,她想,自己的人生就是勇敢追逐梦想的人生,为什么不支持女儿勇敢追梦呢!她告诉女儿:“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你努力了,就无怨无悔。”
这话是说给女儿听的,也是对自己没有虚度年华的总结。
人生是一系列的阴差阳错,没有谁的命运能完全按照设计好的路线去展现。正是这阴差阳错的人生历程,让我们有遗憾、有怨叹、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转折和期待。
人生拼的并不是谁更快,而是谁更远。甚至可以说,人生并不是与别人比的,而是看自己是否过得幸福。石春蕊守住了自己性格中乐观、积极、阳光的一面,起初没能“如愿以偿”的人生,最终却“阴差阳错”地收获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