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内新闻

2022年世界慢阻肺日健康宣教系列(一)——慢阻肺的高危人群与诊断

2022年世界慢阻肺日健康宣教系列(一)——慢阻肺的高危人群与诊断
2022-11-20 15:39:41


2022年11月16日是第21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肺系生命”,旨在强调终身肺健康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慢阻肺,避免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发现慢阻肺,并主动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慢性紫塞性肺疾病)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老慢支”“肺气肿”等,是由于呼吸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肺气肿)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导致持续的、反复恶化的气流阻塞,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肺泡异常相关。



慢阻肺高危人群

目前我国慢阻肺全球发病率位于第三,据2018年统计,我国有1亿慢阻肺患者,高危人群如下:

(1)35岁及以上人群;

(2)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

(3)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或)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人群、(可疑)慢阻肺人群;

(4)哮喘、可疑哮喘、气道高反应者;

(5)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

(6)先天性肺发育不良;

(7)儿童期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史等;

(8)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及厨房油烟等室内及室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

(9)有慢阻肺家族史者。



慢阻肺如何诊断

可结合患者的症状、危险因素、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肺功能检查是目前检测气流受限公认的客观指标,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



肺功能检查是肺部疾病非常重要的早期筛查手段。尤其是对于长期抽烟者,或者出现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肺功能都是最基础的检查。我们应该像“量血压一样”测肺功能,增加大家对肺功能检查的了解,共同防治呼吸疾病。


文图|老年病科三病区

编辑|党委宣传部 刘丽君 樊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