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次成功应用高频喷射呼吸机支持下硬质支气管镜检查与介入治疗技术,对一名肺癌晚期患者进行了气管内肿物氩气刀治疗,解除了气道阻塞。此项呼吸内镜介入手术的开展,填补了空白,使兰大一院呼吸内镜四级手术诊疗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成为了呼吸科在甘肃省内的优势诊疗项目。
硬质支气管镜是一种将气道内可视性、治疗性操作同时与患者通气相结合的气道介入技术,技巧要求很高,是现代介入肺脏病学的主要工具。硬质支气管镜的价值在于作为介入通道允许可弯曲支气管镜及其他器械进入气道内,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硬质支气管镜技术的优势包括维持气道通道的能力、大咯血的处理、更短的介入治疗时间及大块活检标本的获取。
部分操作必须在硬质支气管镜技术的支撑下才能完成,如高难度异物的攫取、硅酮支架的置入及各种支架的取出等。此外硬质支气管镜可联合激光、微波、氩等离子体凝固、低温、等离子射频、放射性粒子植入、光动力疗法、冷冻治疗、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等解除中央气道阻塞;可视下协助气道支架的植入;可视下进行抽除积血、纱布或球囊压迫止血、激光或电凝下止血;经导航支气管镜对肺周围型恶性病变进行激光、微波、射频、间质光动力治更舒适、安全,便于操作的同时提高手术效率。
硬质支气管镜介入检查和操作时呼吸支持采常规用高频喷射呼吸机,将喷射管连接硬质气管镜侧孔或通过L形接头连接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高频喷射通气具有小潮气量、低气道压、适用于开放气道、对循环功能干扰小等特点,且操作简便,在麻醉呼吸治疗等中应用广泛,是目前国外硬镜介入治疗时最常应用的通气方式。高频喷射通气使用高压氧或气体压缩机进行驱动,在提供高流量气体和高浓度氧的同时,产生喷射的机械效应,引起气道内压力的变化,特别是气道口与肺泡压力差的变化,引起气体对流,促进气体交换。合理选择驱动压、吸呼比、呼吸频率、喷射口径及位置等,能够有效地控制呼吸,从而提高p(O2),降低p(CO2),对很多肺癌晚期合并肺炎、肺纤维化等疾病的耐受性差的患者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近年来,随着气管镜介入技术的发展,硬质支气管镜应用的优势逐渐显现。欧美国家介入呼吸病学专家用硬质支气管镜越来越多,我国呼吸内镜技术亦不断发展,硬质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尤其在中心性气道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硬质支气管镜下的介入治疗更具有优势。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甘肃省重点专科、全省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省级中心挂靠单位,在呼吸介入技术的发展上始终不懈努力、开拓创新。此次高频喷射呼吸机支持下硬质支气管镜检查与介入治疗的成功开展,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治疗的先进技术治疗手段,同时标志着兰大一院呼吸内镜介入诊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文图|呼吸科
编辑|党委宣传部 刘丽君 樊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