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周福硕,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一直在湖南求学。18岁那年,我梦想成为一名军官,但是在那年高考的腥风血雨之后,我没有如愿以偿,而是成为了一名临床医学生。但我还是一直渴望能够有朝一日进入军营,哪怕是瞧一瞧,看一看,也会很满足的,因此从那时起我一直顺其自然地等待着。
幸运的是,今年在顺利从湘雅医院硕士毕业的同时,我被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录取,成为一名心外科医师。兰大一院在近年来一直有个传统,每年新员工入职前,医院都会安排新员工进行军事训练。看到医院发布组织新员工前往军营军训的通知的那一刻,我乐开了花,因为8年之后,我终于如愿以偿了,虽然不是以军官的身份,但是已然很知足了。
带着好奇和渴望的心情,我同其他157位新同事一起踏入了西部战区某师某团的营区,初到军营,心情异常的激动,感受到了一种期待已久的别样的气氛。
刚到的那天,并没有开始训练,主要是分班分宿舍,整理内务,并参加动员大会。医院非常照顾我们的生活,出资为我们购买了被套、枕头、洗脸盆等物品,在部队的三餐开支也都由医院承担,让我感受到了医院的温暖。我被编入了四排十二班,教官是位身高187厘米的下士,山东枣庄人,据说是1993年生的,比我小3岁多,但是部队的生活赋予了他更多成熟的色彩。在教官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怎么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学会了怎么叠放迷彩服、帽子和腰带,学会了怎么按部队规矩摆放自己的生活用品。晚上,医院领导和承训部队的部分首长参加了我们的动员大会,自此,一周的军训生活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军训,我们主要的训练内容是队列动作和军体拳。立正,稍息,跨立,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敬礼,礼毕……重新温习了曾经高中、本科阶段的军训(均在学校进行)中的主要内容,相对好学。而军体拳却是第一次接触,练起来很带劲儿,特别是大喊“杀”的时候,俨然已经将自己看作一位真正的军人,但是刚学习的时候总是忘记下一招式怎么打,只能在休息时间不断地练习。我们在这里,完全按照军事化管理,6点20分起床哨会准时响起,6点30分开始出早操,7点洗漱和整理内务,7点30分开始吃早餐,早餐比较丰富,牛奶、鸡蛋、馒头、咸菜、青菜、花生等,平时就一个馒头一杯牛奶的量,在这里我竟然可以吃下两倍的饭量,8点开始训练,除了中餐、午休和晚餐时间,到晚上9点30分才结束一天的训练,晚上10点熄灯就寝。每天重复着这样的作息,最开始不是很适应,但是逐渐已成习惯。出乎我自己意料的是,竟然被评选上了一次内务标兵,虽然就此一次,但也是很欣慰的。
兰州的夏天比长沙要凉爽很多,即便是艳阳高照,也没有感觉到很热,这给我的训练带来了很大便利,在还没有经历兰州的冬天之前,有一点我可以断定,我爱兰州的夏天,期待着她给我更多的惊喜。但是,作为“怕不辣”的湖南人,这里的饮食是最大的挑战,以面食为主食,少吃米饭,菜中少辣,初来西北的我,除了早餐以外,中晚餐一时难以适应,甚是怀念家乡的菜。
按照训练计划,我们顺利完成了所有军训科目的学习,在最后一天的上午,我们参加了科目汇报和总结大会。医院院长、书记,承训部队的师长、政委等领导都参加了大会。每一个排每一个班的同志们都认认真真地、精神饱满地完成着教官下达的每一个口令动作,最后得到了领导们的肯定。
这次军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首先,让我有了第一次踏入军营的机会,弥补了前26年的一个遗憾。其次,自己的身体素质、军事化素质也都得到了提高,令行禁止、守纪律、懂规矩非常重要,这些素质不光是军人需要的,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觉得也尤为重要。手术利落干脆,但是又不疏于稳当和细心,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患方面前就能展现出良好的风貌,也能够得到患方更多的信任和理解。此外,通过一周的生活和训练,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事们逐渐相识,并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不管是在训练还是在唱歌拉歌,都表现出了团结的力量。军训时,我们是一个团体,在进入医院以后,我们仍然是一个团体,并且同其他前辈们一同构成了一个新的拥有3000多名同志的大团体,我们仍然需要团结,共同为了将兰大一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西部一流的研究型医院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