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抗疫日记】刘倩雯:“刚柔并济”急诊人

【抗疫日记】刘倩雯:“刚柔并济”急诊人
2022-07-26 08:58:34


由于工作岗位调整,在今年2月份我有幸来到急诊科工作,说起急诊科,想必大家都跟我最初的想法一样——急、忙、乱。但一入科室却被这里的温柔所打动。在这里,我见到了儒雅且不失风趣的主任、听声音都觉得温柔的护士长,热情友好的同事,不禁感慨,这急诊科人也太温柔了。

但就是这样一群“温柔”的人,穿上绿色的工作服时,会表现出军人般的刚毅和勇敢。面对每一次挑战,永远冲在最前线,短短半年的时间,兰州经历了两次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就是命令,每当疫情来临,从上到下,统一指挥,重新布局,重新排阵,大家积极报名,争先恐后到最危险的区域……一切都井然有序。

7月16日中午,我科接到通知,准备接诊一个红码急诊患者,科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接诊人员执行二级防护,由负压转运车将患者转至隔离抢救病房,在救治病人的同时,即刻采取“急采急送”的核酸检测。很不幸,2小时后患者核酸结果为阳性,但同事们丝毫没有自乱阵脚,严格按照防护标准进行每一项工作,燥热的天气,关闭的中央空调,紧张的氛围,透过面屏,额头上每一滴汗水都在谨慎地流淌。我们严格迅速执行医院紧急部署,将确诊患者转入定点医院救治,其他在场人员及患者全部转入临时指定的隔离病区,贺护长和左宏鹏老师带领大家持续奋战了足足24小时。隔离人员里面有小孩、有孕妇、有来开药的患者……他们本想着来医院检查一趟,就可以回家,没想到却要在医院隔离,因此患者的情绪都特别不好,紧张,焦虑,甚至有点愤怒。除了接诊了阳性患者要去酒店隔离的医生、护士外,仅剩的十名医护就是一个临时团队,大家顶着巨大的压力,细心、耐心地安抚患者情绪,妥善安排患者和家属的住宿、吃饭,确保每一个患者吃好睡香,急诊人用自己的“柔”打动了患者,安抚了家属。深夜,病人和家属们都入睡了,但病房里、楼道间仍旧穿梭着的那一抹绿,让所有人心安。口罩遮面,但眼眸透着坚定信仰,病人们说:“看到你们,我们就不担心了。”

基辛格在《论中国》里说到“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是我们中国人血液里始终流淌的品质,每次疫情来临,急诊科人用自己的“刚”与“柔”,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我们有临危受命,因为疫情果断结束外地进修,连夜返回加入战斗的魏护长;我们有为了配合医院疫情防控要求,直到解封最后一天,泪崩去见自己临产妻儿的准爸爸;我们有在外地学习不能加入战斗,却一直牵挂兰州疫情,关切我们的好同事。脱下这身衣服,我们是父母、是儿女、是丈夫、是妻子,我们有内心最柔软的田地,穿上这身衣服,我们只有一个名字——急诊人。
短短半年的时间,急诊不仅让我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更让我学到了急诊人刚柔并济、吃苦耐劳、乐观豁达的精神!
今天抗击疫情的静,是为了明天的动。我相信,在明天或者明天的明天,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省、我们的国家,依旧会恢复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笑脸盈盈、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文|急诊科 刘倩雯

编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