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兰大一院核医学科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连续发表三项重要研究成果,涉及罕见病影像诊断、肿瘤靶向探针研发及分子影像技术创新领域。
核医学科在Quant Imaging Med Surg(IF:3.4)发表临床研究,系统阐明SAPHO综合征的SPECT/CT影像特征,显著提升了该病的早期检出率,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依据。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为主任医师王晓慧、主任医师陈明。同时该研究被选为2025年欧洲核医学年会电子壁报交流内容。
王晓慧还先后与中山大学、汕头大学团队合作,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Molecular Pharmaceutics(IF:4.9,中科院二区)发表成果,开发新型双模态分子探针[⁶⁴Cu]Cu-NOTA-San A-Cy7,通过靶向热休克蛋白Hsp90,实现PET成像与术中荧光导航双功能,在小鼠模型中成功引导肿瘤切除,为食管癌诊疗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研发的肿瘤靶向性新型MRI对比剂,该探针靶向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克服了传统钆剂缺乏肿瘤特异性的弊端,且具有高生物安全性的特点,为实体瘤精准诊断开辟新思路。今年6月,该探针已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发明专利。
三项研究均得到甘肃省科技厅、兰州市科技局及兰大一院的项目研究基金支持,核医学科团队将继续强化核素探针转化与核医学影像交叉融合研究,通过兰大一院先进粒子与核医学技术创新中心核药研发及转化研究,进一步推进核医学诊疗一体化建设中心工作。
文图|核医学科
编辑|党委宣传部 马凌 刘丽君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马凌 刘洁
审核|党委宣传部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