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调研兰大一院牵头实施的 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调研兰大一院牵头实施的 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
2013-05-31 00:00:00


529,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一行在甘肃省武威市实地调研了由兰大一院牵头实施的国家科技惠民计划《武威市恶性肿瘤高发区防控模式示范》项目实施情况,并听取了项目进展汇报。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巡视员宋秋玲,科技部条财司司长张晓原、社发司副司长田保国、社发司生态环境处处长黄圣彪等一同调研并出席汇报会。省科技厅厅长李文卿,省财政厅副厅长李堋,武威市委书火荣贵、副市长李效龙,中科院近物所副所长、研究员袁平,省科技厅副巡视员、计划处处长王彬陪同调研,省财政厅、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等陪同调研并出席汇报会。凉州区、民勤县党政负责人,武威市直相关部门、实施单位负责人等参加汇报会。

汇报会由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主持,兰大一院副院长、项目负责人周永宁汇报了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周永宁副院长详细汇报了项目实施进展,他指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多年来始终重视医学学科建设和科研技术创新工作,重视指导基层工作,以合作、培训、支农等多种形式不断促进我省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发展。与基层牵头实施的国家科技惠民计划《武威市恶性肿瘤高发区防控模式示范》项目启动实施以来,项目共计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培训基层技术人员60多人次,培训项目宣传组织实施人员600人次。制作宣传手册20万册,宣传海报和公告各2万张,当地戏曲宣传光碟1500多张,制作电视宣传片1部和系列恶性肿瘤防控知识普及宣传片1部,在报纸和网络发宣传稿件36篇。在武威市9个试点乡镇开展项目宣传动员及恶性肿瘤防控知识普及工作,入户发放宣传手册、公告等印刷品7.5万份,凉州区其余乡镇入户发放宣传手册、公告等印刷品7.5万份。入村入组发放宣传海报、戏曲DVD等宣传材料1万余份。项目实施以来在武威市相关医疗机构开展了早期胃镜筛查技术示范约6000余例,初步确诊肿瘤患者57例,其中发现早癌46例,病变性质待查219例。目前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运行通畅,推进有力,效果良好,下一步工作在有序开展过程中。

在听取汇报后,王伟中对该项目的实施进展、实施效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兰大一院在该项目中所进行的多项工作和努力给予高度评价。王伟中强调,要加快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让科学技术走下神坛,造福群众,进一步发挥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根本落脚点在于惠及民生。兰大一院牵头实施的《武威市恶性肿瘤高发区防控模式示范》项目是一项能够大幅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重大医学工程和民生项目,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领导挂帅,担任项目负责人,足见项目实施力度之大,对科技、医疗惠农的重视程度之高。目前项目实施进展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项目各实施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切实保障三位一体防控体系模式运行通畅,提升群众对肿瘤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他强调,基层政府要加强与兰大一院等知名医疗、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加大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循序渐进地促进恶性肿瘤防控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要坚持防控结合、以防为主,在完成项目目标和主要任务、持续推进科技成果在基层示范应用的同时,加强医疗、地质、水文、环境等多学科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深化对致病机理的认识,尽快构筑起恶性肿瘤综合防控体系。要充分利用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临床病例数据库和标本,为基础科学研究积累经验,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福祉。

宋秋玲在讲话中指出,兰大一院牵头实施的该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的实施,是以医学科研工作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对地方财力、组织力、执行力的集中考量。兰大一院在这项工作起到了甘肃省医疗机构表率的作用,真正做到医学科学研究惠民、为民,并为今后项目的深入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希望项目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扩大实施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医疗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的示范和样板。

武威市有关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发言,对兰大一院在该项目中所进行的多项工作与措施表示高度肯定。火荣贵表示,实施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就是依托兰大一院等知名医疗、科研机构的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惠及贫困边远地区困难群众。兰大一院高度重视这一惠民工程,从构筑防控组织体系、项目具体实施,到预防胃癌高发的可能致病因素,不断加强项目实施力度,切实保障和巩固项目实施效果,做了大量工作,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做出了高度努力,社会效益显著,为推进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