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肾内科血透室为多名老年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成功进行了经皮下隧道右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带涤纶环套双腔导管置入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 通路获得成功,此项技术的开展,成功填补了我院的一项医学空白。
我院收治的一名72岁女性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肾病(CKD
5期)”,需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因该患者卧床半年左右,外周血管条件不良,曾进行动静脉内瘘术,术后内瘘血管未能成熟,为了方便血液透析建立体外循环,肾内科于6月25日在放射科配合下,采用X线直视下,为该患者进行了右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美国Quinton PERMCATH型)置入术。手术过程顺利,次日患者使用此导管进行透析治疗至今,血流通畅,达到预期效果。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大多患有动脉硬化、血管条件差,合并心功能不全, 往往难以建立理想的动静脉内瘘,或虽建立成功却无法长期维持,或常常造成在透析过程中因动-静脉分流加重心功能负荷,最终加速心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因此,血管通路仍然是影响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成功进行治疗的关键条件—“生命线”。近年来双腔留置导管逐步应用于临床解决了这一问题。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透的重要保证;传统的血管穿刺方法,痛苦大、并发症多,故目前多以置入静脉导管为主。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虽简便易行,但保留时间短、使用期限仅为1—3月,且并发症多而使应用受到限制。
长期留置导管技术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经皮下隧道深静脉留置带有涤纶套的双腔导管为维持性血透内瘘很难建立的患者提供了长期的血管通路,而且不存在动-静脉分流,不加重心脏的负担,有利于减少心衰发作。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是目前除内瘘以外的主要的长期血管通路。该术适用于高龄、心功能差、糖尿病肾病、外周血管通路建立困难者。
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说明我院的血液净化技术进一步提高,处于我省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