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10日,2025“一带一路”医学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暨“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医学分盟大会在兰州召开。本次会议以“相互借鉴、融合交流,共促医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20个国家的47名国际专家及百余名国内专家出席本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和主论坛在8月9日上午举行。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晓亮,甘肃省卫健委副主任白育萍,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梁保平,兰州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第一医院院长李汛,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王定峰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侯小明主持。
杨勇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余年来,兰州大学牵头先后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医学分盟,始终坚持“互联互通、开放包容、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动发挥特色优势,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深度合作。医疗卫生领域合作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兰州大学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与“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医学分盟的各成员单位,以及所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道,共同开启医学分盟合作的新局面,推动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白育萍在致辞中指出,甘肃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十余年来切实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通过与共建国家加强传染病联防联控、传统医药交流互鉴、医疗人才培养合作、远程医疗与健康科技创新等系列合作,生动诠释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大会以学术交流为媒介,以高校合作为平台,主动融入健康丝绸之路建设蓝图,探索开辟国际交流合作新空间,为甘肃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德中医学协会主席Michael Nerlich教授回顾了中德医学合作交流四十多年来取得的骄人成绩,盛赞兰大一院在李汛教授带领下为中德医学交流合作作出的突出贡献,这些交流合作不仅仅让医护人员学术获益、更重要的是让病患在国际合作交流中获益。
李汛表示,医学分盟在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医疗服务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为促进沿线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兰大一院以“三个六”工程为引领,聚焦医疗特色与品牌建设,打造优质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国际化战略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期待以本次盛会为契机,携手共建“教育互鉴、科研协同、健康普惠”的医学发展新格局,开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新局面,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大会开幕式举行“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医学分盟各专业委员会筹备组启动仪式,邀请来自埃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新加坡、泰国、丹麦、日本等8个国家的14位医学相关领域外宾代表及杨勇平、张晓亮、白育萍、梁保平、李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伟林教授、上海瑞金医院沈柏用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孙备教授、兰大二院院长周文策教授共同完成启动仪式,携手见证了这一国际合作的重要时刻。
在主论坛学术交流环节,专家们围绕大会主题,分享各自领域的前沿理念、创新实践与宝贵经验。王伟林教授探讨了“效率医疗”如何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哈维德夫医院的Torben Mogensen教授分享了丹麦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经验;李汛教授就“ERAS到ERAD的变革之路”展开专题报告;Michael Nerlich教授展望了中德医学合作的广阔前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平红教授展示了隧道内镜技术的创新应用;日本国立癌症中心中央病院的斎藤豊教授分享了中央医院诊疗经验;沈柏用教授阐述了研究型医院建设对于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Volker Lauschke教授强调了科学研究对高校及大学医院发展的作用;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卫生部的Aristo Setiawidjaja博士则介绍了印尼医疗体系的转型实践。来自不同国家和领域的真知灼见,共同勾勒出“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医学国际合作的巨大潜力与多元路径。
在“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医学分盟筹备会上,李汛介绍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及医学分盟的建设背景和前景,期待与参会专家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促成“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医学分盟的顺利建立及进一步发展。本次筹备会充分体现出了兰大一院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医学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担当。
会议同期设立17个分会场,包括“寒温一炉、针药一体”学术思想研修班、灾难护理中的教育、技术与人工智能、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影像赋能医学高质量发展论坛、医保支付改革助力医院提质增效、胃与结直肠外科分会场、“一带一路”心血管麻醉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暨“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医学分盟麻醉学专委会筹备组工作会议、肝病相关感染论坛、肝胆胰外科分会场、数智领航·医信共进(人工智能赋能医院 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心血管分会场暨西北心血管转化国际研讨会、急危重症与创伤分会场、内镜外科分会场、卒中中心高质量发展论坛、“一带一路”麻醉与围术期基层工作学术会议、公立医院科研赋能与人才培养交流论坛及胆胰内镜新技术分会场,通过深入探讨专业议题、分享最佳实践、展示创新技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学高校、医院、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的多元化合作,深化现有合作成果,为探索建立跨国研究、联合人才培养及医疗技术标准化等长效合作机制奠定了基础,助力医学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文|对外合作交流处
图|党委宣传部
编辑|党委宣传部 马凌 刘丽君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马凌 刘洁
审核|党委宣传部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