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儿科科研项目《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防治的研究》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自2000年1月至今,为了更好的完成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小儿腹泻的防治任务,掌握我省小儿腹泻病的发病及病原学情况,降低小儿腹泻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我院金玉教授主持,叶新华、李宇宁、李玉梅、吴瑛等人共同参与的儿科科研项目《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防治的研究》组对本地区小儿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等﹚分子流行病学、病毒毒株变异、临床表现、治疗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这项研究历时8年,现在仍在继续完善。
该项研究完善了兰州地区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数据,为疫苗在该地区的研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推动了医生对病毒性腹泻的再认识,提高病毒性腹泻的诊断水平,避免了抗生素的滥用,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该项研究发表论文24篇,被SCI收录4篇,被引用18次,在国家核心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20篇,总体被引用200余次。
我院成功完成的此项科研项目,在国内首次研究了人博卡病毒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填补了该领域相关研究的空白;发现可能出现的新的腹泻病毒株及可能引起爆发流行的毒株基因变异情况,为我省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