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在第九个中国麻醉周来临之际,由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甘肃省加速康复医学科普基地、甘肃省加速康复外科专科联盟、甘肃省麻醉学专科联盟、甘肃省手术室外无痛诊疗技术联盟主办,兰大一院承办的“中国麻醉周”特别活动——“生命至重,大医精诚——守生命保驾护航,护健康安逸绵长”活动成功举办。
此次活动特邀请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祝益民教授,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王立祥教授,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法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敖虎山教授,甘肃省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孙延庆教授,甘肃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迎斌教授等国内、省内顶尖科普专家及麻醉领域权威学者,围绕科普的重要性,如何做好科普,患者围术期安全、舒适化医疗,无痛分娩及心肺复苏培训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度探讨。
兰大一院副院长侯小明表示,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始终秉持“健康中国”战略指引,推动麻醉学科高质量发展,希望通过本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对麻醉学科的认知度,依托麻醉手术科的学科优势,搭建科普平台,全方位呈现麻醉医生在围术期安全及舒适化医疗中的核心作用,以知识普及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人才与科普处处长吕戈表示,医务人员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为指引,将科普工作常态化,积极践行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期望通过持续开展科普工作,提高公众对医疗安全和舒适化诊疗的认识,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贡献力量。
敖虎山教授指出,科普能力应该成为新媒体时代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必备技能,麻醉医生要通过讲好麻醉故事,传递医学温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麻醉学科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兰大一院要借助科普宣传及新媒体的传播力量,以科普传播赋能麻醉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学术交流会上,祝益民教授、王立祥教授、敖虎山教授分别围绕“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科普的主力军用”“急救复苏理念创新”“麻醉医生角色拓展”三大主题展开展讲座,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同时,专家就“医疗机构如何构建科普长效机制”“新媒体时代,医务人员应该如何做好科普”“如何消除大众对麻醉的误解”“如何平衡舒适化医疗的增加和麻醉医生严重短缺的问题”及“传统中医麻醉在现代手术中的应用前景”等热点问题开展专家圆桌论坛。
当日下午,王立祥教授、敖虎山教授、兰大一院麻醉手术科主任刘亚涛副教授及全国科普大赛最佳人气奖获得者-刘馨副主任医师,应邀参加甘肃广播电视总台专家科普直播活动,面向大众全面解析“麻醉不只是打一针这么简单的事”“麻醉医生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重要作用”“麻醉医生在围术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麻醉医生是舒适化医疗的主力军”“麻醉会不会影响记忆力”及“小儿麻醉的安全性”等热点问题,进一步推动麻醉学科从“幕后”走向“台前”,提升麻醉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本次活动中,祝益民教授、王立祥教授、敖虎山教授、周瑾容教授受聘担任甘肃省加速康复医学科普基地指导专家。“甘肃省加速康复医学科普基地”被授予“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科普基地”。
文图|麻醉手术科
编辑|党委宣传部 马凌 刘丽君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马凌 刘洁
审核|党委宣传部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