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血液生物标志物一体化多联新型检测系统的开发及其诊断应用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兰大一院召开,同步线上会议。该项目由兰大一院牵头,联合国内4家优势单位及芬兰Medix Biochemica公司共同实施。
会议由兰大一院主办,甘肃省科技厅指导,国内4家优势单位代表、芬兰Medix Biochemica公司代表以及项目团队成员和论证专家组成员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兰大一院副院长侯小明主持。
兰州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第一医院院长李汛教授致辞,热烈欢迎与会人员并表示该项目聚焦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血液检测技术的突破,对于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将全力支持项目实施,在政策保障、科研条件、国际合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确保项目团队心无旁骛地开展研究。希望省科技厅和各位专家在项目实施方案论证和实施过程中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项目组全体成员密切配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开放的创新思维,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早日实现成果转化,更好服务疾病诊疗,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做出更多贡献。
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牛振明在讲话中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创动力,国际科技合作是加速这一进程的关键途径。本项目的成功立项体现了科技部对甘肃的支持。阿尔茨海默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早期诊断和干预意义重大。该项目联合芬兰顶尖生物技术企业,聚焦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创新研发,是推动甘肃乃至国内体外诊断水平、落实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举措,甘肃省科技厅愿意搭建平台,促进与芬兰在更多领域交流合作。希望项目组发挥优势,建设国际科研平台,为甘肃省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芬兰Medix Biochemica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teve Ferguson先生详细介绍了公司在生物标志物检测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他表示,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实力,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面已取得显著成就,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的完美对接,共同攻克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技术难关,为全球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项目负责人、兰大一院医学检验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于海涛代表项目组介绍了项目的国际合作背景、研究内容与目标、任务分解与实施方案、进度安排与预期成果。他表示,本项目将聚焦血液中多种生物标志物的一体化检测系统开发,通过构建创新性多联检测平台,一举解决传统诊断方法费用高昂、灵敏度低、操作复杂等痛点问题,实现降低检测成本、提升诊断效率的双重目标,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论证专家组成员西北师范大学卢小泉教授、重庆大学罗阳教授及昆明医科大学廖玉辉教授围绕项目技术方案进行深入论证,从标志物筛选、实验设计、检测技术开发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建议。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目标清晰,研究内容合理,技术方案可行,为未来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前景。
文|医学检验中心 对外合作交流处
图|党委宣传部
编辑|党委宣传部 马凌 刘丽君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马凌 刘洁
审核|党委宣传部 陈勇